沈溪最新章节内容_沈溪小说连载中章节试读

Tk小说网

沈溪是小说《穿越古代苟出富贵人生》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郦烨写的一款种田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穿越古代苟出富贵人生》的章节内容

沈溪最新章节内容_沈溪小说连载中章节试读

晨曦微微暖,初春的李家村,人们已经开始了春耕,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的,如今都守在自己田地里忙活着,期盼着今年会是个丰收年。

一块田地里,爷孙五个,正在把粪肥均匀的洒在田地里。

李家村三面环山,人们住在山坳里,几十户人家,大多都姓李,相传一百多年前逃荒过来的,往上数几辈都是一个祖宗。

村民们平时砍柴大多数在西面的山,离的近,山也没那么高,附近也没有什么大的野兽,除了猎户,其他村民从不敢往深山里面去。

村中的大树下,一个满脸白胡子的老头,被一群小萝卜头围在了中间。

原来老头手上正在用高梁糜子编小鸟,小鸟活灵活现,老头慈爱的哄着孩子们。

“都有,都有,都别急,别急。这个呢,先给狗蛋,太爷爷再给你们编。”

“太爷爷,我还想要葫芦,你再帮我编个葫芦吧。”

老者手上不停,一脸慈祥,“好,别急别急。。。”

这画面十分祥和,可与这份祥和对应的村西老李家,院子里却十分聒噪。

一个满脸刻薄的老太太正在院中骂骂咧咧。

“人呢,都什么时辰了,一会干活的人都要回来了,怎么还不做饭,干点活都得我老天拔地的指派,不看着就不干活,一天天就知道偷懒,都等着我干呢?

人呢,都死哪哪去了?今天轮到谁做饭了?”

二儿媳李翠英磨磨蹭蹭的出来。今天轮到她做饭,可是她怀着孩子,这几天犯春困。

李氏是村里李老蔫的二姑娘,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铁头12小儿子石头10岁,还有一个女儿四丫6岁。肚子里又有了一个。

仗着肚里有孩子,就想不干活,两口子都是不肯吃亏的性子,偷懒耍滑。

此时她故意扶了扶没有显怀肚子,“娘,我昨晚有点着凉了,这会儿子,头晕肚子也不舒坦,我和四弟妹说了我不舒坦,四弟妹没去做饭吗?”

她故意想让李老太太把火气撒在四弟妹身上,老太太的确更生气了,转身去了大门口。

门边的杂物房如今住着四房一家。家里的房间住满了,老四领了女人回来后就住在了这里。

“啪啪啪啪啪啪”门仿佛要被敲漏了。

“老四家的,你耳朵聋了吗?死屋里啦?一家子短命鬼,等我做饭给你吃啊?长了小姐的身子,可惜你还没那个命”。

砸了半天屋里没人应声,老太太气的“砰砰砰。。。”敲的震天响。

此时,屋里躺着一个小女孩,被砸门声吵醒了,正懵懵的看着眼前狭小的房间。

一个头发稀疏,瘦的皮包骨,面色发黄的小男孩正小心的爬下床。

突然她脑子里多了一个五岁小姑娘的记忆。。。原来她穿越了。

小女孩高烧不退三天了,活活烧死了,而她只是睡前吃了头痛药,想好好的睡一觉。

三年来一到晚上上床,她脑子里就乱七八糟的事,导致睡眠障碍,这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感觉突然自己像碎掉了,手摸不到头,头无法左右,身体不受支配,一阵眩晕,就被吸入了黑色旋涡,直到失去意识。。。。

看着这个破败的屋子,逼仄矮小,穷的估计耗子都不会来光顾。

这家人似乎也并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老旧的木门颤巍巍的被推开。

原主双胞胎弟弟小树抬头,疏离的看着他的奶奶:“奶,我娘去采药了,不在屋里。”

老太太低头看着这个狗崽子一般大的病秧子。

“不在屋里你不应个声,你哑巴了?你这死崽子是不是故意的?五丫死了没?”

老太太一脸的嫌弃,瞪着两只吊梢眼。

“一个赔钱货还当个宝,赶紧死了,死了还省了老娘的粮食,你娘回来赶紧让她把人扔后山去,也不嫌晦气,一家子拎不清的东西。”

边说边往回走,小树眼睛里蓄满了泪珠,紧抿嘴唇,他不想二姐死。

屋里沈溪的心突然一颤,她知道这是原主残留的意识还在。

这时大门口进来一个黑瘦的小丫头,身后背着比她还高的柴禾。

看见老太太喊了声奶奶,老太太斜瞪了一眼,没好气的道:“贱丫头,还不去厨房烧火,干点活磨磨蹭蹭的,吃白饭的赔钱货。”

小丫头也不敢吭声,看了眼旁边,门边的弟弟一眼,眼神示意他赶紧进屋,自己也赶紧把柴禾背进了后院。

早饭最后是三房白氏做的,二丫,也就是刚刚挨骂的小姑娘负责烧火。

白氏的娘家是大山里的人家,前些年闹饥荒半袋糙米就嫁了过来。

如今只有一个女儿三丫。不知什么原因再没有怀孕,三丫比二丫小三个月,同是9岁。

因为没有嫁妆也没给老李家生儿子,在家里谨小慎微,很少抬头说话。

即使这样老太太还是没事找茬骂几句。

大儿媳小田氏是老太太的侄女,进门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李川和李林。今年应该15岁了,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了。

后面又生了小海,今年10岁,和二房的石头同年同月生辰。后面又生了一个闺女大丫三岁时早夭了。

小田氏一双吊梢眼像极了她亲姑姑李老太,两人都是一脸的刻薄相。

老李头两口子一共六个孩子,大儿子三儿子跟着老李头务农。

种祖上留下来的30亩地,老两口以后跟大儿子养老,家产大半也是大儿子的,老两口自然偏着。

老三老实憨厚,话少就知道干活,在家里任劳任怨。

二儿子嘴甜,自己在县里杂货铺找了个活做,每个月400文钱,但交公的很少,说是积攒人脉,人也很少回来。

老四不在家,三年前被征兵了。老四的生辰不好,七月中出生被示为不详,老太太迷信又忌讳,对这个儿子是一向不待见。从小就非打即骂,三岁起就使唤干活,能给口吃的没给饿死已经是行善。

媳妇沈氏就是原主的娘,是李老四20岁那年,跟人走镖路上救的,后来就带回来做了媳妇。

老五是闺女,叫李梅今年16岁,她二哥给她找了个县里的亲事,已经订亲,明年就出门子。

老六在镇上刘夫子私塾读书,每个月回家一次。

读书费银子,所以即使30亩地已经不少了,一家人照样紧衣缩食,只为能供出个读书人,光宗耀祖。

地里的人回来了,大概9点钟,就到了李家开饭的时辰。

陆陆续续堂屋里坐满了人,本就不算大的屋子更显逼仄,两张桌子已经摆好了碗筷,家里大大小小22口人。

老二老四老六都不在家。老李头大家长带着儿子们和5个孙子坐一桌。

老太太领着家里的女眷一桌,小树还小一直坐在女人一桌。

今天这桌少了两个人,沈氏上山找药还没回来,五丫生病自然也不在,只有二丫领着弟弟老实的坐着。

李老头那桌的吃食都是按定量端上去的,各自拿自己的那一份就开动了。

女人这一桌老太太却要行使她的权力,由她来分食。

李老太给自己和老闺女李梅两个人挑大的拿了两个。每个媳妇一人一个,四丫和三丫分一个,二丫和弟弟分一个。看筐里还有两个,就又给自己和闺女一人拿了一个。

二丫一看筐里空了,就小声的提醒到:“奶奶,我娘和妹妹还没有分。”

老太太一听,手啪的一下拍了桌子。

“咋地,你娘不干活还想吃家里的饭?要你嘴欠?不想吃你也别吃了。”二丫和小树吓的一哆嗦。

小树下意识的抓住二丫的衣袖,衣袖上的补丁刺啦破了一个口子,小树吓得又松了手。

二丫看了看衣袖,又紧张的看了一眼弟弟不敢说话。

看二丫不敢开口,李老太太才又拿起勺子分粥。

接下来分的粥自然也是没有沈氏和小五丫的份。

二丫的半碗粥连个米粒都没有分到。二丫将手里的馍馍掰了一小块分给弟弟,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剩下的馍馍塞进了袖子里。

二丫小心的捧着粥,小口的喝着,尽量不发出声音。没敢夹桌上的咸菜。

其他人都习以为常,她看着弟弟的粥和她的一样,心里很难过。

弟弟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不但没有东西补身体,还每天吃不饱,她低下头掩住眼底的担忧。

农家人吃饭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旁边那桌,只听李老头说道“老大,你去问问王员外家的管事,有没有田地可以佃,咱们辛苦辛苦,再多种几亩。”

老大李荣听了老爹的话急忙应声“哎,爹,我吃了饭就去。多种几亩也行,我和老三起点早也种的过来。”

李老头很满意,又看了看三儿子一眼。

“爹,我也没意见。”老三李光道。

李老头更满意了。

“爹也不是不知道你们辛苦,但是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挣银子的地方少,大头都得靠地里的出息,家里人多,除了口粮税粮也剩不多少。

你们弟弟读书费银子,你们小妹明年就要出嫁,嫁妆少了以后在婆家直不起腰,家里小川小林过两年也要娶媳妇,家里怎么着也要再起间屋子。”

李老头一样一样的念叨着,李梅回头看了她爹一眼,心里盘算着问她爹多要一点嫁妆。李老头喝了碗里的最后一口粥。

吃完饭,二丫让小树回房间陪五丫,她得帮三伯娘收拾碗筷,娘不在家她更得多干点,免的奶奶骂娘骂的更狠。

二丫中间回去看过五丫一次,看她醒着心里高兴。

妹妹总算醒了,昨晚吓死人了,人都抽搐了,好在现在没事了,就还有点发热,等娘采了药回来喝上药就一定会好的。

9岁的小丫头像个大人一般操心的家里的事情。

五丫沈溪人是醒了,但是记忆并不多,她没出过村子,在有限的记忆里,她几乎跟着二丫一起挖野菜,捡柴。

不过她有一个好朋友,村东头李奶奶的孙子狗子,狗子比她大两岁,今年7岁了。他父母都不在了,和李奶奶相依为命,靠着2亩地勉强过活。

她偶尔带着弟弟去村中心大柳树下听太爷爷讲古,有时候狗子也会在。

狗子会爬树会下河,特别机灵,时常带着她和小树玩。

太爷爷是全村小孩子的太爷爷,大家都这么叫他,太爷爷最喜欢哄小孩子玩。

大人们平时下地也很放心孩子们在村子里疯跑。

太爷爷家里就他一个人了,他也是退伍回来后,家中就没什么人了,一直没有再成家,现在身体还算硬朗,他还有个堂侄,偶尔会照顾一下他。

门被轻轻推开,是原主弟弟小树进来了。

只见他从怀里拿出一个黑疙瘩,是一小块高粱面馍馍。

“二姐,你好久没吃东西了,你别死,这个给你吃。”

沈溪浑身没力气,她看出这个弟弟很担心她,她觉得口干,“我想喝水。”

“哦”小树马上转身又出去了。

不一会儿颤颤巍巍的端进来大半碗水。

沈溪努力坐起来靠在床头,一口气全喝了。

沈树很高兴,黑眼珠格外的亮,仿佛喝了他的水,姐姐就不会死了。

“这个也给你。”是那块馍馍,“你吃了吗?”小树眼睛闪躲了一下,“吃了。”

沈溪看他不自主的吞咽了一下喉咙,就知道他还饿着,必是省出来给她吃的。

“你吃吧,我吃不下。”

她的确吃不下干巴巴的馍馍。

两个人正僵持着,一个灰扑扑的女人进来了。

是原主的娘沈氏,她身材高挑目测170cm,身形消瘦,脸色暗黄,一双丹凤眼,看气质也不难看出她曾经是个长相不俗的女人。

“五丫,还难受不?”

说完也不等沈溪回答,接着又说道“来,咱们把药喝了,这是退热草,喝了病就好了。”

这时二丫也进来了,快走几步上前“娘,我来扶五丫,你来喂药。”

“好”

旁边一直陪着沈溪的双胞胎小豆丁也一直担忧的看着沈溪。

沈溪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乖乖的喝着不是很难喝的药。

喂完药,沈氏就放下破了口的陶碗,从怀里掏出3个鸟蛋。

笑着说:“娘在山里找到的。你吃了再睡一会,病好了,就可以和弟弟玩了。”

沈溪看着小小的三个鸟蛋,看着沈氏粗糙带有划伤的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这日子也太苦了。

说实话沈溪肚子还是很饿,虽然喝了药,但胃里叽里咕噜的不舒服。

她看着这个满眼都是她的女人,伸手拿了一个,剥开塞进了正在吞咽的弟弟嘴里。

小孩只是下意识的张嘴,没想到姐姐给他鸟蛋,他没有咬,赶紧拿出来,还给姐姐。

“姐,你吃吧,你吃完就好了。”

二丫这时从怀里拿出半个馍。她把馍馍掰开了两半,给沈氏和沈溪递过来,“娘,二妹,这是你们的晚饭,赶紧吃了吧。”

沈氏看着馍馍没接,也看了眼小树手里的馍馍,“你们也没吃呢吧,你们姐三分着吃吧,娘不饿。”

“怎么会不饿呢,娘都多久没吃东西了。”

二丫坚持举着手,这时沈溪开口了“一起吃。”声音沙哑却毋庸置疑。

沈氏看了眼沈溪,眼睛泛酸,:“好,听五丫的,咱们一起吃。”

一家人开心的分吃了一个馍馍,加三个鸟蛋。扶沈溪躺下,“五丫,你再睡一会。这样身体才好的快。”

“嗯”。沈溪回道。

那句娘始终没有叫出口。要知道她已经32岁了,管一个和自己心理年龄差不多大的女人叫娘,还是有点叫不出口。她闭上眼假装睡觉。。。。

这是个很普通的古代农家,自己这一房是金字塔的最底层,看母女几个的精神面貌,还有脑子里的印象,李老太太的叫骂,就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一房有多不受待见。

好在沈氏这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维护,并不重男轻女,而且读书识字,她总会百忙之中抽空教孩子背三字经,让她们在墙角的地上拿树枝写字。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嫁到这样的人家,过这样的日子呢?”

也许是药效起了作用,沈溪渐渐迷糊了过去。

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

微弱的一道光线透过唯一的一扇窗挤了进来,那个窄小的九宫格窗户,似乎是这个房间唯一的希望,好让她知道天亮了。

沈溪坐了起来,虽然还没什么力气,但烧已经退了。

昨天躺着也没细看,这个屋子居然是斜顶,就是鸽子房。

屋子里就这一张木板床,还是几块木板搭在几块土砖上。

床上有两床破被,打着补丁。一床已经叠好,看着还算干净。

自己占了半张床,也不知道昨天晚上那娘几个是怎么睡觉的?

床头有个箱子,上面放着一个针线笸篓,箱子有锁扣,但没有上锁。

这个家锁应该也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以锁。

门口有一个脸盆架子,架子上面搭着两块灰布巾,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地面就是泥土地,看出撒过水,好像刚刚清扫过的。

她起身穿上地上唯一的草鞋,草鞋里面缝着一圈布,可见原主娘是爱孩子的,这是怕草鞋粗糙磨脚,孩子皮肤嫩。她在尽可能的照顾她的孩子。

穿上鞋,大小正合适,伸了伸发酸的胳膊腿。躺了三天,感觉脚踏实地的感觉不错。推门走了出去。

这里以后就是她的新家了,她知道她的上辈子过完了,回不去了。不用再去面对周遭的人和和事,也挺好。

李家上房五间,住着老两口和大房夫妻,还有小闺女李梅和李家读书人李丰。

西边厢房两间屋住在二房,东边厢房两间大房占了一间住着三兄弟,三房占了一间,挨着的杂物房住着自家。后院是一亩的菜园子,旁边养着两头猪,12只鸡。

此时双胞胎弟弟正坐在门口的木墩上看蚂蚁搬家玩,见姐姐出来高兴的站了起来。

“姐,你好了吗?”声音喜悦,小男孩眼睛很好看,长相随沈氏。

不知道她长得咋样,前世她长相一般,属于耐看型,中等个子微胖。别人都说她好看,但是她对自己总是不满意。

牵着弟弟的手,姐弟二人去找她们的姐姐二丫和娘亲。

“娘在后院清理鸡圈呢,大姐带着三丫姐姐去捡柴了。”

两人来到鸡圈,沈氏正在埋头清扫,并把扫起来的鸡粪堆到外面的粪堆里去。

家里养了10只母鸡,2只公鸡,白天放出去,傍晚再圈进来。

还有两头猪,清理的活计本来都是家里的男人干,这两天大地里的活需要抓紧。老太太就交给沈氏了。

沈氏看着娇娇弱弱的,真不像能干这活的样子,可是老太太的话那就是圣旨,不敢不做,不然她和孩子都没饭吃,即使她们本来就吃不饱。

看姐俩过来了,沈氏向她俩摆手:“五丫,快别过来了,这热刚退,快回屋去,娘一会儿就干完了,听话先回去。”

沈溪向四周看了看,菜园子是土坯围起来的,院墙一米半高。

里面的地已经翻好,有的已经种上了东西。旁边还有育苗床,菜苗长得挺好的,过几天应该就能移栽了。

后院还有一口井,这可是大件了。

村里有井的人家可不多,村民们都是去上游挑河里的水。

看旁边的水桶里有水,姐弟俩便自行洗漱了,牙刷是没有的,只能用草。勉强干净。

早饭依然是三房做的,分到碗里的是清可见底的粥。

沈溪看了看其他人的碗,果不其然都比她们娘几个好些,三伯娘和三丫也没有几个米粒。

而且她奶奶,那个吊梢眼老太婆,已经剜了她好几眼了。

哎呦,沈溪有点愁了,这日子怎么过?

黑面馍馍半个,鸡蛋大小,这能让我肤白貌美大长腿么?

低头默默和馍战斗。

“这五丫头倒是个命硬的,既然病好了,就和二丫三丫四丫一起去找野菜,咱家不养吃白食的。听见了没有?”

老太太发话了。“听见了”沈溪乖乖回复,寄人篱下要自觉,沈溪还是知道的。

谁知老太太又瞪了她一眼。

沈溪心里默默吐槽,那么喜欢瞪眼睛,也不怕眼睛疼。

吃过饭,男人们继续下地挑粪,白氏刷碗、小田氏煮猪食喂猪,沈氏去洗衣服,老李家的衣服都是各房洗各房的,老两口的衣服四家轮流洗。今天轮到了沈氏,沈氏端起老两口昨天脱下来的脏衣服,这时李翠英抱着几件衣服直接扔进了盆里“四妹,我身子不方便,劳烦你帮我洗洗了。”沈氏看了李氏一眼,李梅看沈氏没反驳也直接把手里的衣服扔给了沈氏,“那四嫂也帮我洗洗吧,我忙着做鞋呢。”沈溪见到这一幕,如果再加上自家这一房的脏衣服。加起来差不多20来件,干的衣服还好,待会回来得多重啊?

“二伯娘,村里人说,你肚子有娃娃,婆婆都不敢让你干活,兄嫂也得让着你,你可真厉害。”

沈溪天真的夸李氏,李氏看老太太过来了,一定是听见了,“你个死丫头,小小年纪就编排长辈,看我不替你娘教训你。”

说着一巴掌就奔着沈溪打了过来,沈溪都没反应过来,沈氏手里的盆子就挡上去了,李氏打在了脏衣服上,她一把推掉了沈氏手里的木盆,不解气还要再打沈溪,沈氏把沈溪护在身后。

李氏打不到,就冲沈氏发火“四弟妹你怎么管孩子的?让她这么胡说八道。

娘你可听她胡说,我可没有这种想法,冤枉死我了”

李老太凶巴巴的看着沈氏,“吵什么,吃饱了撑的,就干点活推三阻四的,咋的让你们洗几件衣服累死你们了啊,不想洗就放那我自己洗,看有没有说你们你不孝?”

沈溪看老太太明显偏帮李氏,李氏得意的眼神,“娘,这死丫头,这么小就编排长辈。必须抽她几棍子让她长长记性。”

“二嫂,五丫不是有心的,她不懂这些,您别她计较。”

“娘,五丫病刚好,我会说她的,她下次不会了。”

沈氏想息事宁人,她不想听李老太没完没了说些难听的话。

“奶奶,二伯娘把脏衣服都给我娘洗,她不想干活,她想当少奶奶。”

沈氏拉着沈溪不让她说话,“你这孩子今天怎么了,话这么多。”

“娘我去洗衣服了。”说着拉着沈溪就想走,沈溪可不愿意,这种事情以前也经常发生,沈氏习惯了,沈溪不习惯。

她直接把李氏还有李梅的衣服拽了出来,扔在了地上。“娘,你不能帮二伯娘和小姑洗衣服,村里的人会说她们懒的。”

“哎呀你这孩子。。。”沈氏要去捡,沈溪拉着她不让她捡。

李梅看自己的衣服被仍在了地上气的不轻。

“五丫,你中邪啦。就两件衣服,谁能说啥?”

李老太太愣愣的看着沈溪,“死丫头,你抽哪门子的疯,你二伯娘有身孕,就几件衣服洗了就洗了,哪那么多有的没的。”

“可是她还有力气打我呢怎么不能自己洗衣服了?”

李老太太觉得沈溪不一样了,死丫头敢和她顶嘴了。

她看了一眼李氏没好气的道“自己衣服自己洗,怀个孩子真当自己是少奶奶啦?嫌李家没人伺候回你娘家去,再吵晚饭都别吃了。”

说完狠狠瞪了沈溪一眼。李梅也捡起自己的衣裳气哼哼的走了。

沈氏拉过沈溪“五丫,你今这是怎么了?”她忐忑的看着沈溪,“没怎么,就是不想娘洗那么多衣服。”

这娘叫的也越来越顺畅了。

沈氏一笑“娘多干点活不怕,以后不能这样了,顶撞长辈,名声不好。”

沈溪没有说话。

沈氏不安的去洗衣服了。

沈溪也找了个篮子跟着几个丫去山脚下挖野菜,弟弟走不动,就只能留在家里和蚂蚁作伴了。

沈溪跟着二丫三丫四丫一起来到了西山脚下,这一片似乎她们常来,也没见村里的其他孩子,这山很大,挨着远处的农田。

沈溪学着二丫,一根一根挖着不知名的野菜。

她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她好像力气有点大。

她努力搜索脑子里的记忆,并也没有原主力气大的记忆。

那就是她沈溪特有的,这让她十分高兴,第一次心里踏实了几分。

她起身去找了一棵小树,测试一下自己的力气,结果她居然能掰断比成人胳膊还粗的树,再粗就不行了。

但这已经很好了,毕竟她才5岁,心里激动不已。

“二丫,你快来,”那边的二丫挖野菜挖的飞快,已经挖了半篮子,她挖野菜根本就不直腰的,这边快挖完的时候,眼睛已经去找下一个目标了,猫着腰就换了新的地方。

挖野菜要是可以参加运动会,那绝对是第一名。

二丫听见五丫喊她,忙跑到她身边“怎么了?五丫?”

“你看,”沈溪就把枯树上够得着的枝干都轻而易举的掰下来给二丫看。

她没有掰特别粗的,怕吓到二丫,总得循序渐进。

但,即使这样,也让二丫惊奇不已。

“五丫,你咋力气这么大了?你没事吧?”

“没事啊,我病好了,力气自然就大了。”

“这样吗?”

二丫还是有点惊奇,但也许五丫以前就力气大,她可能没注意到吧,她心想。

不过看到这么好的柴禾她还是很开心。

“对了,你以后不许喊我二丫,要叫大姐。”

沈溪呵呵笑了几声,“二丫,”

“你还叫,回头我告诉娘,说你没大没小。”

二丫佯装恼怒吓唬沈溪,沈溪更开心了。

三丫还带着四丫在那边挖野菜呢,“咱们还是快挖野菜吧,这柴禾就先放这。”

“嗯,好的。”沈溪又开始慢悠悠的挖、挖、挖、都说靠山吃山,她回头看着身后的山。。。。。。。

挖的差不多了,二丫终于站直了。

“差不多了,够了。”姐妹几个听话的凑在了一起。

“回去。”大家也累了,终于完成了,才有了笑摸样。

二丫背着一捆柴,沈溪左右挎着两个篮子,刚回到李家院子李老太就走了过来。

姐妹几个没敢动,“奶奶。”

李老太没应声只探头挨个篮子瞅。

“死丫崽子,是不是又偷懒了?”

说着就掐了四丫胳膊一下。

四丫本能的“啊”了一声就忍住了。

疼的眼泪在眼圈打转。

沈溪看了一眼,已经大半篮子了。

其实按四丫的年纪她挖的并不少了。

但是不能和二丫三丫比,沈溪也是力气大的,二丫为了哄五丫高兴还分给了她一些,自然比不过。

沈溪知道李老太就是习惯了找茬。

“娘,四丫比五丫还大一岁,还没五丫挖的多,肯定偷懒了,您得让她长长记性,不然以后干啥活都糊弄。”

李梅从窗户里伸出脑袋插话道。

她手里正拿着一个鞋帮子用力的在缝,这是亲姑姑,自己忙着还不忘煽风点火。

李太太听后,果然又使劲掐了四丫好几把。

直到把四丫疼的 蹲下,才停手。

沈溪都感觉自己胳膊也像被掐了一样,心里也不得劲,好像自己连累了四丫。

这种时候是不能帮忙的,没看四丫她亲娘都没出来帮忙说话吗,在这个家,女孩是赔钱货,打打骂骂是正常的。

沈溪把野菜给了二丫,闷闷的回屋了。

二丫三丫去后院负责把野菜洗干净,家里人多,多少都能吃的下。

家里的男孩子们玩够了,也背着干树枝回来了,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大多是夸他们能干的话。

沈溪撇嘴向外面看去,果然,那些堂哥们捡的还没有早上二丫背的多。

转头,看沈树在地上写字,她也跟着写,字是繁体字,她认识大概,但不会写,正好从头开始学。

她看着小树瘦不拉几,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心想,自己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也没有镜子可以照,上辈子一天照八百遍的镜子,这里啥都没有。

长相的问题先不管,吃饱肚子的问题要先解决了,而且小孩需要营养,不然有点风吹草动就生病可不行,尤其小树这身体再不吃点好的,能不能长大都是问题。

李家一天吃两顿饭,晚饭依然是馍馍,糙米粥。凉拌野菜,萝卜咸菜。

晚上的馍更小了,粥还是那么稀,这是吊着她们的一口命就行的节奏啊。

万恶的旧社会啊,李家人这么苛待她们,真的是不把她们当亲人了。

沈溪探头往粥碗里看,她拿粥碗当镜子。

“五丫你干啥,粥里有花啊,赶紧吃,吃完你们几个都去捡柴火去,天不黑不许回来。你们几个小的都去。”

李老太太发话,谁敢不听。

就给这么一点点吃的东西,还要拼命的压榨她们,李老太你还真不做个人了。

吃完了饭铁头石头小海就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去捡柴,他们是不和家里的女孩一起的。

因为家里不重视女孩,这些堂哥对这些妹妹也是一样嫌弃,好像吃的是他们的口粮一样,哪怕亲妹妹也是没有好眼色的,这是这个时代身为女子的悲哀。

小树今天自然也跟着了。

走了一段路,二丫要背沈树,“大姐我可以自己走”

小树已经累的出汗了,而且呼哧带喘的,还在逞强,坚持要自己走。

沈溪直接拉过小树背在了身上。

“二姐,我还走得动。”

“嗯,我知道,二姐就是想背你了。”

二丫也没坚持,五丫之前也背过小树。

小树身子瘦,也没多重,但是五丫和小树一样大,也怕累到她。

“累了就放下,别逞强,换大姐背。”

“嗯,大姐,我不累,小树就像树叶子一样轻。”

沈溪故意笑着颠了颠他。

“我才不是树叶子。”

小树被逗笑了抱紧了沈溪。

二丫却听着心酸。

“小树是太瘦了。”

三丫也跟着笑,“一会也让我背一背树叶子。”

四丫也跟着凑热闹,“我也可以背的。”

一直到山脚,沈溪也没累。

树叶子趴在他二姐不宽的后背上,感觉不好意思。

深溪把小树放下来,让他跟着捡树枝。

她观察了一下四周,就去找鸟窝去了。

这附近是找不到的,早就被村里的男孩子们扫荡过了,她往没有被踩过的杂草高的灌木丛里找,手里拿着棍子敲敲打打。

直到走出很远了,才终于找到一个鸟窝,一个大鸟窝。

可是,这鸟窝在一棵笔直的高树上,非常不好偷。

什么鸟这么聪明?踢了踢树下的腐叶,挺厚的,掉下来应该不会摔死,好不容易发现的,那就爬吧。

深溪下定决心。

沈溪搓了搓鸡爪子似的小手,把鞋也脱了,脚丫子出奇的雪白,和手的色差,差两个度。

发现皮肤太嫩了,她又把鞋穿上了,不穿鞋她怕疼。

喷了口唾沫,就开始往上爬了。

上辈子她小时候爬过榆树,榆树钱很甜,她很喜欢吃。

但是这次爬树比想象的轻松多了。

她力气大呀,她都忘了这茬了,没多会就顺利够到了鸟窝。

里面有12个鸟蛋,沈溪好开心,把鸟蛋小心的放进怀里。

古代的衣服有一样好,衣服是用带子系住的,也不怕掉了,小心的爬下来。

摸摸怀里,心里满意。

她又四处寻摸,在不远的下坡又找到一个,照例又收获了8个鸟蛋。

她没给鸟妈妈留,不是她心狠,她们太需要营养了,只能对不住鸟了。

怕二丫她们找她,沈溪原路返回,顺手折了一些粗一点的树枝抱了出去。

见姐妹几个已经捡了高高的一堆。

五丫把自己弄来的也放到了一起。

看时间差不多了,二丫和三丫就把柴分了4份,每个人背一点,二丫三丫多背一些,四五丫少一些,小树只能自己慢慢走了,反正大家背柴也走不快。

沈溪看小树走路大喘气,但是身体是需要锻炼的,以后不赶时间还是不要背他了。

还没进院子,老远就听见李老太的声音了,“你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半天憋不出一个响屁的玩意。”

沈溪听出是三伯娘在受骂,反正这个家里是没有一天不骂人的。

姐妹几个把柴禾放到后院,在井边洗漱后,三丫去厨房帮她娘烧火去了,姐妹几个各回各屋。

沈溪回屋后献宝似的拿出了20个鸟蛋。

鸟蛋不大,衣服宽松,又是傍晚,谁也没有发现。

二丫小树看着鸟蛋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哇,姐,你怎么找到的?你好厉害啊”小树激动又崇拜的看着他二姐。

“五丫你爬树了?有没有受伤?”沈氏过来拉沈溪的手,看没什么伤才放心。

“你那会是去里面找鸟蛋去的呀?我都没注意,二妹真能干。”

沈溪只笑不说话。

这鸟蛋对这个家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她看着沈氏小心翼翼的把鸟蛋轻轻的放进针线筐里。

“明早轮到娘煮饭,娘偷偷给你们煮,你们留着慢慢吃。好好补补。”沈氏回身挨个摸几个孩子的头,心里高兴。

“睡吧。”娘几个上床,都尽量侧身给身边的人更多的位置。

第二天沈氏把鸟蛋全部煮了,沈氏让她们几个分着吃,她自己却不肯吃。

看她瘦的没有二两肉,沈溪直接把鸟蛋剥了趁沈氏不注意塞进了她嘴里。

沈氏一急就要吐出来,“娘您不许吐,娘不吃我们也不吃。”沈溪威胁道。

沈氏眼睛发热“你这孩子,好不容易找的鸟蛋,你们小吃了才能长大,娘这么大的人,不需要这个了。”

孩子们才不管,二丫也笑呵呵的喂了她一个,小树也喂了一个,沈氏嘴里吃着鸟蛋,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姐妹几个每个人吃了三个就不吃了。

“不吃了?那这些都拿上,等中午饿了时候你们和三丫四丫分着吃吧,她俩也挺可怜的。”

沈氏心疼自己孩子,也可怜三丫四丫。

沈溪一看5个孩子,一人两个,还剩一个,她直接拿了一个给沈氏,“娘,我们一人两个,多出一个,给你。”

沈氏笑笑,“五丫真聪明,这个你们姐三个分着吃,娘吃不下了。”

说什么吃不下还不是舍不得,鸟蛋才多大?

“那给小树吃,给。”看着眼前多出来的一个鸟蛋,小树看看这个,又看看哪个,开心的接过来宝贝的塞进了怀里。

“好了,二丫,你告诉三丫四丫别和人说吃了鸟蛋的事。”

沈氏也相信三丫四丫不会说的。

“嗯,娘我会告诉她们的。”

她们几个今天走远了一些,到了正午,深溪找了个无人的地方,二丫拿出了鸟蛋。

三丫倒吸一口气,“这么多鸟蛋啊”。

只见四丫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鸟蛋。

二丫也没有让她们等,一人分了两个,自己又分了一个给了弟弟。

小树不要。

“我已经有了,大姐你自己吃。”

“你身体不好,多吃一个,我是大姐,照顾你们应该的。”

沈溪不认同,“大姐,你也在长身体,也需要补补,你就吃了吧,以后我还会找到鸟蛋的”。

“那你可小心哦,千万别受伤。”

“嗯,我会小心的。”

二丫没说不让五丫爬树的话,因为她们太需要鸟蛋了。

三丫有点不好意,“要不留还是别给我了,留着给小树吃吧,我身体挺好的,不用补。”

说着有点不舍的把鸟蛋就要塞给了小树。

鸟蛋太难得了,三丫不好意思吃。

小树忙站起来躲开。

“都别让了,一会被人看到了,回家要挨打了,我们快都吃了吧。”

三丫听了后,想了想还是收回了手。

沈溪看着她们,个个面黄肌瘦,想着回头得想办法弄个瓦罐出来,在外面偷偷加个餐。

姐妹几个小心翼翼的剥蛋壳,当鸟蛋放进嘴里四丫感叹“真香啊,原来鸟蛋是这个味道啊,是不是和鸡蛋一样的?”

四丫笑呵呵的问姐妹们,几个丫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5岁的五丫也没吃过,看着李家的这些女孩,还真是可怜。

吃完了鸟蛋大家开始找野菜,附近也没有什么蘑菇,下过雨村子里的婶子大娘就会蜂拥而至,扫荡一空。

多少天没下雨了,自然没有蘑菇。

二丫她们挖野菜,沈溪自己专门挖小根蒜,这个东西也叫薤白,天然的青霉素,蒸熟晒可以拿去换铜板。

她没有告诉三丫四丫能卖钱的事,因为人多容易泄密,被李老太太知道了,不但保不住薤白,还得天天给她挖。

三丫四丫也挖薤白,但是都是拿回家当野葱吃了。

这天,沈溪跟着二丫三丫去捡柴,她快速的折了一些干树枝,让二丫三丫自己在这,就带小树到了村外的壕沟。

这里的水浅,狗子果然正在河里摸鱼呢,他挽着裤腿,也不嫌水凉。

“狗子哥,抓到鱼了吗,”沈溪对着狗子喊。

“五丫,小树。你们来啦”狗子把腰间的竹筒拿了下来,几步走到岸边给沈溪看。

“五丫,你们看,好几条呢,”沈溪往里面看去,手指头粗的小鱼,有7-8条。

“狗子哥,我们用稻草编个渔网吧,这样就能抓很多鱼了。”

“啊?可是我不会啊。”

“我会,反正就跟草帘子差不多,我看我娘做过。”

“那行啊,”狗子也不墨迹,几步跑上岸。

“走,抱稻草去。”

小树跟在五丫身后,几个来到了狗子家,李奶奶下地了,家里没人几个人在院子里编渔网。

沈溪找来两根结识的木棍。编在两边,然后三四根稻草这样一层层开始编,很简单。但是很费时间,只能今天尽量做完。

“明天就可以去捞鱼了。”狗子很开心。

狗子也没干看着,他在另一边和沈溪学着编,小树帮她俩递草。

渔网不大,深溪打算做个一米见方的就行,大了担心狗子抬不动。

她抓紧手里的动作。

小树前几天有点发热,虽然热退了,但是她着急想给小树补一补。

她们姐妹几个都严重需要营养。她已经在厨房的角落找到了一个破口子的瓦罐,到时候就用它熬鱼汤。

即将跳转全文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常读,不代表Tk小说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