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清圣母皇太后是小说《太后的退休生活》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周信含写的一款宫斗宅斗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太后的退休生活》的章节内容
慈宁宫里,苏敏清被身边的大宫女素琴叫醒,但她不想起,她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
“娘娘,今日是请安的日子,您不能不起。”素琴道,“皇后娘娘已领着各位娘娘前去慈安宫给圣母皇太后请安。一会儿,皇后娘娘她们要来给您请安,您现在得起了。”
苏敏清摆摆手说:“就说我免了她们的请安,让她们不要来了。”她可不是慈安宫那位,喜欢看别人给她请安,彰显她皇太后的身份地位。
“娘娘,免不了,今日圣母皇太后和皇后要跟您商量选秀一事,您不能不管。”皇上为先帝守孝三年,如今孝期已过,该给皇上选秀了。
这是景隆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选秀,前朝和后宫都十分关注,就连民间百姓都十分好奇。
苏敏清身为母后皇太后不能对景隆帝的第一次选秀毫不过问,不然大臣们和百姓们都会以为她和景隆帝母子不和。
“行吧,我起来。”
“奴婢伺候您更衣。”素琴看出苏敏清不情愿,哄着她说,“娘娘,这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没有您把持不行啊。前几日,皇上还特意请您做主。”
苏敏清没有说话,打了个哈欠。
素琴继续说道:“您也知道慈安宫那位没有主持过选秀,皇上就是怕那位做不好,才特意请您操办,可见在皇上心里,您比那位可靠。”
在景隆帝登基前,苏敏清是皇后,而景隆帝的亲娘只是一个嫔。先帝还在世的时候,苏敏清身为皇后,操办过几次选秀,经验丰富,这是景隆帝的亲娘远远比不上的。
圣母皇太后身为景隆帝的亲娘,对儿子的第一次选秀,十分看重,恨不得事事亲为。她想给儿子多选几个体贴温柔、善解人意、贤良淑德的妃嫔,还想给儿子多选几位家里有权有势的妃子。前些时日,她暗中派人打听京城世家女子的情况,有几个让她很满意。
“你觉得慈安宫那位希望我操办她儿子的选秀吗?”说实话,她很不想管这事,毕竟人家皇帝的亲娘还在,但她的身份又不能不管不问。“我看我还是敷衍了事比较好。”
“娘娘,您可不能敷衍,您要是敷衍,到时候选秀出事了,您还得出面收拾慈安宫那位的烂摊子。”素琴知道苏敏清并不是怕慈安宫那位,而是嫌麻烦,不想管人家儿子后宫的事情,但慈安宫那位没有操办过选秀,如果全都按照她的心意为皇上选妃子,还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事情来。届时要是真的出事,慈安宫那位很有可能甩锅给娘娘,毕竟娘娘是母后皇太后。
“娘娘您又不是不知道慈安宫那位没见过什么世面,让她选,说不定选出什么乱子来,届时弄得后宫不宁,乌烟瘴气,您到时也不得清净。”
素琴的话在理,苏敏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这都当了太后,为什么还不得闲?”她原以为当了太后,就能过上清闲有钱的退休日子,没想到她还要管事。
素琴劝慰道:“娘娘,等忙完选秀,您就清闲了。”
“希望。”等选秀结束,新晋的妃嫔们进宫,后宫会变得热闹,但同时也会有很多是非。她这个母后皇太后虽不管后宫的事情,到时只怕也不会清净。再者,慈安宫那位也不是安分的人。
更衣洗漱好,苏敏清前去膳厅用早膳。她刚用完早膳,圣母皇太后带着皇后她们前来给她请安。
苏敏清没有摆架子,让圣母皇太后她们久等。
除了圣母皇太后和皇后她们,还有几位太妃。
见苏敏清出来,圣母皇太后她们忙起身行礼。
苏敏清抬手示意,让她们都坐下来。她先是关心地询问了圣母皇太后和几位太妃的身子,之后又关心地问了下皇后的身子。
皇后的身子不太好,这三年来小病不断。前些时日又受了风寒,得了咳疾。她怕把病气过给苏敏清,这段时间没有来请安。
今日,皇后来请安,苏敏清一点也不意外,哪怕前两日皇后还在咳嗽。
皇后站起身,谢过苏敏清的关心。
圣母皇太后虽不想让苏敏清操办选秀,但她也知道苏敏清身为母后皇太后不能不过问,不然朝臣们都会以为她儿子不孝。
即使不情愿,圣母皇太后还是得请苏敏清操办选秀。
苏敏清推辞说她年纪大了,没有什么精力操办选秀,让圣母皇太后和皇后多操心。其实,她一点也不老,今年才三十二岁。她是先帝活下来的妃嫔里年纪最小的。
圣母皇太后觉得苏敏清在拿乔,心里很是不满,但是面上却没有显露出半分。她和皇后忙说她们没有经验,怕办不好,请苏敏清多为皇帝考虑,操心操心选秀一事。
接着,几位太妃也劝说苏敏清主持选秀一事。
几位太妃家里也有后辈参加这次选秀,她们担心圣母皇太后会把她们的后辈刷下去,所以不能让圣母皇太后一人全权操办选秀。
在圣母皇太后和几位太妃的请求下,苏敏清不得不答应主持选秀。她并不是假惺惺的不想操办选秀,而是真的不想,但圣母皇太后是不会相信的。
苏敏清只好跟圣母皇太后和皇后说了说选秀的规矩和流程。她含蓄地提醒圣母皇太后,选秀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得为皇帝考虑。
圣母皇太后自然听出来,眼底划过一抹冷意:苏敏清什么意思,看不起她吗?是觉得她没有什么见识吗?她凭什么认为她这个亲娘会坏了皇帝的事情?她才是皇帝的亲娘,她苏敏清算什么?!
等商议完选秀一事,圣母皇太后带着皇后她们离开了慈宁宫,而几位太妃没有离开。
几位太妃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跟苏敏清说她们家有几个后辈参加选秀,希望苏敏清能给一个好位份。
苏敏清说这事,她做不了主。定位分这事,最后还是得看皇帝。
“娘娘,皇上一向孝顺您,您的话,皇上一定会听的。”姜太妃希望她的侄女进宫后,最起码有个贵人的位份。
苏敏清对姜太妃她们的小心思并不恼,人之常情。
“皇帝更听江妹妹的话。”江妹妹是圣母皇太后。皇帝是听她这个母后的话,但是他更听他亲娘的话。
姜太妃她们以前跟圣母皇太后不和,当然现在也不和,不过面子上装作一副和气的模样。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姜太妃她们的出身和位份都比圣母皇太后高,一直以来她们都看不上圣母皇太后。她们还曾经为难过圣母皇太后。
她们的侄女或者外甥女进宫,以圣母皇太后小心眼的性子,一定不会给她们高位份。说不定为了羞辱她们,故意给她们的侄女低位份。
姜太妃她们又恳请了苏敏清一番,这才离开慈宁宫。
等她们走了后,苏敏清转头看向站在她身边的素琴,道:“你觉得我接下来还有安宁的日子吗?”先帝不在了,但是宫斗并没有结束。先不说皇帝的后宫妃嫔之间的争斗,就说几位太妃和圣母皇太后之间的嫌隙,永远都不会结束。
圣母皇太后回到慈安宫,发了好大一通火,砸碎了好几个茶盏。
邓嬷嬷和竹青她们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自从主子当了太后后,脾性越发大,也越发的阴晴不定。
等圣母皇太后发完火,邓嬷嬷这才敢开口劝说:“娘娘,您又何必动这么大的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竹青连忙端来一杯降火的热茶:“娘娘,喝口茶,消消气。”
方才大骂了一通苏敏清,圣母皇太后有些口渴,没有打翻竹青端来的茶。她接过茶盏,动作非常优雅地喝茶,与刚才破口大骂的情形判若两人。
平日里,她最为注重自己的形象,从不在外面做出不雅或者粗鲁的动作,但方才是被气极了,才会发火。
江青如,也就是圣母皇太后喝完茶,脸色依旧不悦。
“邓嬷嬷,你方才也看到苏敏清那副嘴脸,你说我怎么不气?”一想到自己做了太后,还要矮人一等,江青如心中越发气愤不甘,越发看苏敏清不顺眼。
邓嬷嬷一边给江青如顺气,一边劝解道:“娘娘,慈宁宫那位不是皇上的亲娘,也只能在选秀一事上摆她的架子,她就是故意气您,好让您在选秀上出错,您可不能着了她的道。”邓嬷嬷从江青如进宫就被分配在她身边伺候,如今也伺候了二十几年,对江青如的性子不说十分了解,但也能了解七八分。
江青如在当上太后之前,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性子,谨慎小心地在宫里生活,从不敢出错。在皇后面前,一直以来也是毕恭毕敬,从不敢坏了规矩,也从不敢表现出对皇后娘娘不满,哪怕她们在她面前说一两句皇后娘娘的不是,都会被娘娘训斥。但,自从主子成了太后后,对母后皇太后越发不满。
唉,她以前以为主子是打心底敬重皇后娘娘,如今看来主子以往是装出来的。主子这一装装了二十多年,这份忍耐真是常人不能比。
江青如脸色瞬间变得狰狞,恨恨地说道:“她想挑拨哀家与睿儿的母子之情,真是歹毒。”
邓嬷嬷觉得母后皇太后并没有挑拨圣母皇太后他们母子之情。自从皇上登基后,母后皇太后便做了甩手掌柜,从不过问后宫之事,也从不关心朝中之事。再者,母后皇太后也从未过多地关切皇上。
“她想离间我们母子之情,哀家绝不会如她所愿。”
“娘娘,选秀的事情就让慈宁宫那位操心,您就坐在一边盯着,看看她想做什么。”邓嬷嬷想到之前江青如对选秀一事的安排,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如果真的让江青如全权操办选秀一事,只怕会惹得前朝大臣们不满。
江青如皱起眉头说道:“不行,哀家是睿儿的亲娘,哪能对选秀一事不管不问,哀家得好好地为睿儿选几个贴心的妃嫔。”
邓嬷嬷不敢再劝,再劝下去只会惹江青如生气。她只能顺着她的话说:“娘娘说的是。”看来,选秀一事不会太平。
“唉……”江青如忽然长叹一口气,“邓嬷嬷,哀家如今已是太后,还要处处低人一等,你说哀家这个圣母皇太后做着有什么意思。”她本该是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可因为有苏敏清在,她变成了第二尊贵的女人。皇帝是她的儿子,苏敏清凭什么压在她的头上。
邓嬷嬷猜到江青如想说什么,朝竹青她们几个挥了挥手。竹青她们立马退了出去。
“娘娘,使不得,皇上才出了孝,如果慈宁宫那位出事,大臣们和百姓们都会认为皇上不孝,届时会毁了皇上的名声。”自从皇上登基后,娘娘便把母后皇太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马拔除。
“哀家知道,只是哀家心里不痛快。”她忍气吞声二十几年,好不容易熬出头做了太后,没想到还被苏敏清那个贱人压制,这叫她怎么不气。
“娘娘,您为了皇上再忍几年。”母后皇太后不插手后宫和前朝任何事情,对娘娘也是一直避让,她不明白娘娘为什么非要置母后皇太后于死地。再说,母后皇太后要是出事,大臣们和百姓们首先会怀疑娘娘和皇上,会认为他们母子害死了母后皇太后。
还有,母后皇太后虽然这三年不过问任何事情,并不代表她好欺负。母后皇太后的心机和手段,可是连当年宠冠六宫的贵妃都不如。娘娘哪里是母后皇太后的对手。
“哀家忍了二十几年,如今还要忍,哀家要忍到什么时候?”她不想再忍了。
“娘娘,您心里委屈,奴婢知道,但您这些年的忍耐不都是为了皇上么。”邓嬷嬷苦口婆心地劝道,“如今皇上好不容易登基,您难道想您这些年的隐忍付之东流吗?”邓嬷嬷没敢直接说皇上虽然登基了,但在朝堂上并未站稳脚跟。如果在这个时候,母后皇太后出事,只怕皇上在朝堂上的行事会更加艰难。再者,皇上能登基,也多亏了母后皇太后的帮忙。如果母后皇太后出事,苏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江青如双手紧紧握成拳头,满脸不甘地说道:“为了睿儿,哀家再忍苏敏清几年。”
“娘娘,为了皇上,您受委屈了。”邓嬷嬷在心里长吁一口气。
“哀家受点委屈没什么,哀家就怕皇上受委屈。”做母亲的,都宁愿自己受苦受委屈,也舍不得让子女受半点委屈。
“娘娘是慈母,这是慈宁宫那位远远比不上的。”邓嬷嬷故意说刻薄的话,“那位一辈子也做不了慈母。”
江青如果然被邓嬷嬷这句话逗笑了:“你说的对,苏敏清永远做不了慈母。”唯一能让江青如好受点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母后皇太后没有自己的子嗣。
见江青如被逗开心了,邓嬷嬷赶紧转移话题说:“娘娘,皇上快要下朝了,待会应该要过来了,奴婢去看看汤煲的怎么样。”
“你赶快去看看,待会睿儿来了,得让他多喝几碗,好好地给他补一补。”
“奴婢这就去看。”
须臾后,景隆帝来到慈安宫,给圣母皇太后请安。
景隆帝登基后,每日都会给两宫太后请安,一日不落,十分的孝顺,这让大臣们和百姓们称颂不已。
见到儿子,圣母皇太后十分欢喜,不见方才的半点不悦。她拉着儿子的手,关心地询问他昨日晚上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今日上早朝有没有发生大事,有没有大臣不识相地惹他不高兴。
景隆帝笑着说一切都好,让江青如不要担心。
这时,邓嬷嬷把汤端了上来。江青如亲自给景隆帝盛了一碗。
景隆帝说他每日最期待的就是江青如给他煲的汤,还说每日喝了娘亲煲的汤,浑身充满干劲,批阅奏折也不累了。这番话哄的江青如眉开眼笑。
等儿子喝了两碗汤后,江青如边和他说起选秀一事,顺便也说了一番苏敏清的坏话。
景隆帝知晓江青如对苏敏清不满,没有附和她的话,一起说苏敏清的不是,而是从中调和,顺便岔开话题,说起别的事情。
陪江青如说了一会儿话,景隆帝便离开慈安宫,前往慈宁宫请安。
在去慈宁宫的路上,景隆帝微微地叹了口气。他被夹在两个母后中间,真是为难。好在娘亲还听他的话,但以娘亲的性子,只怕日后他的话也不听,到时……
苏敏清知道景隆帝要来给她请安,便没有去睡回笼觉。她跟景隆帝这个便宜儿子说过,让他不用每天来慈宁宫请安,但便宜儿子孝顺,每天雷打不动地来请安。她这个做母后,总不能辜负儿子的一片孝心,只能由着他了。
景隆帝来到慈宁宫,恭恭敬敬地给苏敏清请安。
苏敏清没有像江青如那样亲手扶起景隆帝,而是让景隆帝快快起来。她不是景隆帝的亲娘,没必要对他太过热情。再者,她只比景隆帝大几岁。为了避嫌,她最好跟景隆帝保持一定的距离。
景隆帝坐下后,先是关心地询问了下苏敏清昨日睡的好不好,胃口怎么样。这是他每天来请安,必问的问题。
苏敏清说她一切都好,让景隆帝不要为她操心。接着,她询问景隆帝的身子怎么样。她没有像江青如那样询问景隆帝朝中的事情。后宫不得干政,即使她身为母后皇太后,也不能过问朝堂的事情。再说,她对朝廷的事情也不感兴趣。
景隆帝谢过苏敏清的关心,说他一切都好。苏敏清没有问他朝堂之事,他也不会主动提起,除非真的有事。
苏敏清等着睡回笼觉,懒得跟景隆帝东拉西扯,直奔主题跟他说选秀一事。她并不想劳心劳力地操办选秀,办的好,众人都觉得是应该的。办的不好,都会怪罪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并不想多沾。
她推说她以前操办选秀都是按照规矩来的,并没有废太多的心思。
“皇帝,皇后是能干的,让她按照以往的规矩和流程办,一定能把选秀办的漂亮。”这句话说的有点违心。
皇帝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苏敏清打断,只听她继续说:“你要是怕皇后办不好,还有你娘亲在。有她帮皇后,这次选秀一定能办好。”
“母后,这次选秀是儿臣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朝内外都看着。如果没有您帮忙,儿臣心里不安啊。”景隆帝怕苏敏清开口拒绝,连忙说了一番苏敏清的好话。
没有人不爱听好话,苏敏清也不例外。当然,她不会被三两句好话哄了去。选秀一事,她不得不管,但是她得让景隆帝知晓,她并不愿意帮他选秀,而是他一直求她帮忙,她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景隆帝再三恳请苏敏清,苏敏清假装无奈,只好答应。
“皇帝,你到时候可别怪哀家给你选的妃子不好。”
“儿臣相信母后的眼光,母后给儿臣选的妃嫔,自然是最好的。”景隆帝起身,行了个礼,“选秀一事,就辛苦母后了。”
苏敏清朝赵嬷嬷使了个眼神,赵嬷嬷立马会意,替她扶起景隆帝。
“皇帝都这么说了,哀家自然会帮你办好。”苏敏清笑道,“哀家会让皇后在一旁看着学着,这样等到下次选秀,皇后便有了经验,她日后可以独自操办了。”至于圣母皇太后,苏敏清故意不提。按照规矩,选秀本是皇后操办,太后只需要看两眼就行。
“让母后费心了。”
苏敏清看向景隆帝,想要说什么,但是迟迟没有开口。
景隆帝见苏敏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忙说道:“母后,您有什么吩咐,直接吩咐儿臣就好。”
苏敏清摆摆手说:“哀家不是有什么吩咐,而是想多嘴两句,但又怕惹皇帝不高兴。”
“母后说的哪里话,您有什么话都是为了儿臣好,儿臣洗耳恭听。”
“皇帝,哀家瞧着皇后的性子是好的,只是太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你耐心些。”苏敏清原本不想多这个嘴,毕竟不是亲娘。但,看江青如的意思,想要废掉皇后。皇帝这才登基没几年,就要废掉皇后,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家事,是国事。如果她不阻止,到时候会连累到她。
“母后说的是。”景隆帝虽对皇后不怎么满意,但是暂时并没有废后的想法。“母后,皇后没有什么经验,要劳烦您平日里多教教她。”这三年因为守孝,后宫没有新晋妃嫔,后宫还算安宁。但,如今已要选秀,届时会有很多的新晋妃嫔进宫,皇后要是管理不好后宫,会弄得污乌烟瘴气,让人不省心,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前朝。
他刚登基,母族又不显赫,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这让他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这三年来,他都依靠先帝的老臣处理政事。这些老臣的女儿都参加了这次选秀,都会进宫为妃,如果皇后管不好她们,只怕到时会招惹到这些老臣。
皇后出身一般,父亲原是正五品小官,在朝中也是没有任何势力。当初,先帝把皇后赐婚给景隆帝时,就说明景隆帝并不是先帝看中的继承人。
当年,景隆帝对这门婚事很不满。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得先帝喜爱,但好歹他是先帝亲生儿子,先帝再不喜,也会赐给他一门体面的婚事,没想到先帝给他选的正妃,竟然出身低微。因为这门婚事,景隆帝当初被嘲笑了很久。
景隆帝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门婚事。他虽不满这门婚事,但是从未怪过皇后,毕竟皇后也是无辜的。只是皇后这个人性子太软,又没有什么见识,管理不好他的后宅。
他身为睿王的时候,不仅要忙着争夺皇位,还要忙里抽空管理后宅。如今,他已是皇帝,没时间也没有精力管理后宫。如果皇后管理不好,那他只能废后。
苏敏清没有直接答应景隆帝,而是说道:“选秀一事,哀家会教皇后的。至于其他事情,可以让皇后请教你的娘亲。”
“我也会让皇后时常来请教您。”景隆帝还有一堆奏折要批阅,没有在慈宁宫久待,陪苏敏清说了一会儿话后,便离开了。
苏敏清让赵嬷嬷送景隆帝到门口,景隆帝临走前,叮嘱赵嬷嬷,要好好伺候苏敏清。如果慈宁宫缺什么少什么,一定要告诉他。
赵嬷嬷忙说“是”,送走景隆帝,她这才返回,把景隆帝方才那番嘱咐,一字不差地向苏敏清禀告。
苏敏清听后,感叹一声道:“皇帝的确孝顺。”就算皇帝是装的,这些年一直装的不错。皇帝的孝顺并不是从苏敏清当太后开始,而是从苏敏清身为继后进宫开始。“他越是对我孝顺,他那个娘越是嫉恨我。”
“娘娘,您当初就不该帮慈安宫那位。如果不是您帮忙,她的儿子怎么可能成为皇帝,她又怎么能成为圣母皇太后。”赵嬷嬷忿恨道,“如今她成了太后,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忘恩负义,白眼狼。”
一旁的素琴同仇敌忾地说道:“慈安宫那位以前在娘娘面前毕恭毕敬,低眉顺目。如今成了太后,就敢摆脸色给娘娘看。”
“没想到慈安宫那位装顺从,奴婢真是瞎了眼。”这宫里所有人都被慈安宫那位骗了。
苏敏清轻笑一声道:“我可没有看错眼,我早就知道她一直在装懦弱、装低眉顺目、装可怜委屈、装白莲花。”
赵嬷嬷一脸惊愕:“您早就看出来那位不是安分的,那您为什么还帮他们母子?”
“我并没有特意帮他们,而是那个时候其他皇子死的死、圈禁的圈禁、贬为庶民的庶民,只剩下她儿子没事。”那时,就剩下景隆帝一个完好无损的儿子,先帝还不太愿意立他为太子,是苏敏清劝说一番,先帝这才立这个他不喜欢的儿子为太子。
“咳咳咳咳咳……”
听到皇后又咳了起来,钱嬷嬷赶紧端来一杯热茶。
“娘娘,快用茶。”
皇后接过茶盏,呷了几口热茶,嗓子瞬间舒服多了。
这时,梅染拿来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药丸,递到皇后的面前。
皇后接过药丸,蹙着眉头把药丸吃了下去。
钱嬷嬷见皇后面色痛苦,满眼心疼。
“娘娘,您受苦了。”
“娘娘,要不还是请太医看看吧?”梅染见皇后的咳疾一直不好,心中满是担忧。
皇后目光严厉地看着梅染,语气冰冷:“本宫的咳疾已经好了,不需要再请太医。”马上就要选秀,她身为皇后绝不能缺席。还有,她必须办好这次选秀,让皇上和圣母皇太后都满意。
钱嬷嬷瞪了一眼梅染,道:“这个时候请太医,岂不是让整个后宫都知道娘娘的咳疾没好,圣母皇太后知晓,一定不会让娘娘操办选秀。”
梅染关心皇后的身子,忽视了这一点。她忙请罪道:“是奴婢忽视了。”
皇后抬手示意梅染起来,脸色柔和了不少,语气也变得温和。
“本宫知道你也是为本宫着想,都怪本宫的身子不争气。”语毕,皇后的面上露出哀伤的神色。
“娘娘,不是您的错,都是圣母皇太后的错……”钱嬷嬷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皇后打断:“嬷嬷慎言!”
钱嬷嬷跪了下来,“娘娘,就算您怪老奴,老奴也要说,如果不是圣母皇太后一直逼您,您也不会生病。圣母皇太后明明知道您病着,还给您立规矩,让您做事……”说到这里,钱嬷嬷满脸泪水,语气里充满怨气,“圣母皇太后是故意磋磨您啊,老奴实在是看不下去。”
站在一旁的梅染听了钱嬷嬷这番话,也悄悄流了泪。而,皇后双眼早已泛红。她紧咬着唇,没有让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落下来。
“这三年,圣母皇太后一直故意找您的茬,还时常在皇上面前说您的不是,让皇上对您越发的冷淡……”一想到自家小姐这三年受的委屈,钱嬷嬷心如刀割,心中越发恨圣母皇太后,“娘娘,圣母皇太后是想让皇上废了您啊。”
钱嬷嬷最后一句话让皇后眼前发黑,身子剧烈地摇晃了下。她急忙抓住扶手,稳住自己。
“娘娘,您不能坐以待毙。”钱嬷嬷知道皇后不喜欢听废后一事,但是她不得不说。如今皇上出了孝期,马上就要选秀,届时会有不少出身显赫的妃嫔进宫,那时圣母皇太后只会越发嫌弃皇后娘娘出身低微,觉得皇后娘娘不配做一国之母。
皇后眼中的泪水,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她秀丽的面庞上布满泪水,眼神黯然,语气充满自嘲:“本宫还能做什么。”在陛下还是睿王的时候,她时常进宫给母后请安,伺候母后。所有人都夸赞她孝顺,但母后一直对她不满。她知道母后嫌弃她出身低微,帮不了她儿子。如今陛下登基,母后越发嫌弃她这个出身低微的皇后。
钱嬷嬷跪爬几步到皇后的跟前,她压低声音说道:“娘娘,您还有办法。”
皇后满脸嘲弄地说道:“皇上被母后说动,本宫还有什么法子。”皇上潜邸时,已对她有所不满。如果她不是先帝赐婚给皇上,皇上早就废了她这个正妻。
“娘娘,您忘了母后皇太后么。”钱嬷嬷提醒道,“您只要获得母后皇太后的支持,不管是圣母皇太后,还是皇上都不能轻易废了您。”
“母后皇太后?”皇后微微怔忡了下,旋即想到母后皇太后从不过问后宫和朝堂之事,轻轻地叹了口气,“母后皇太后不过问任何事情,本宫就算去求她,她也不会管本宫的。”
“不会的。”钱嬷嬷神色认真道,“娘娘,废后不是家事,也不是小事,而是国事。母后皇太后是不管后宫和前朝的事情,但是废后这么大的事情,她绝不会坐视不管。”
“是吗?”皇后不太相信。
“娘娘,如果母后皇太后真的什么事情都不管,就不会答应操办选秀一事。”钱嬷嬷原想着如果母后皇太后不答应操办选秀一事,那皇后娘娘真的没有任何指望。如果母后皇太后答应主持选秀一事,那就代表着母后皇太后并不是真的事事不关心,那皇后娘娘就有希望了。
“老奴觉着母后皇太后是不管小事,但是事关重要的大事绝不会不管不问,您只要有母后皇太后的支持,圣母皇太后和皇上都拿您没办法。”
梅染觉得钱嬷嬷这番话说的很对,神色变得有些激动:“娘娘,钱嬷嬷说的对,只要母后皇太后支持您,您就不会有事。”
皇后被钱嬷嬷这番话说动心了,但她心中还是有些顾忌。
“你们难道没发现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间……”宫里的人都察觉出来圣母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
“娘娘,您不得圣母皇太后喜欢,还顾忌她做什么。”钱嬷嬷道,“您这些年一直讨好她,结果她对您越发不满,您还委曲求全地讨好她做什么,还不如去孝顺母后皇太后。”
一旁的梅染附和道:“娘娘,母后皇太后可比圣母皇太后尊贵,皇上对母后皇太后也是十分孝顺。”
就在这时,吴大山走了进来,向皇后禀告,御前的贺福生贺公公来了。
皇后心头一凛,赶紧拿出手绢擦干了脸上的泪水,旋即又坐直身子,摆出皇后的气势。
吴大山领着贺福生走了进来。贺福生恭恭敬敬地向皇后请安行礼,随后传达景隆帝的口谕。
皇后没想到景隆帝会让她去慈宁宫,跟母后皇太后学如何主持选秀一事。
吴大山客客气气地送走贺福生。当然,临走前,皇后让他给贺福生五两银子。
“嬷嬷,皇上为何让我跟着母后皇太后学操办选秀一事,难道皇上认定我做不好?”皇后一脸苦涩地说道。
钱嬷嬷却一脸喜色:“娘娘,这可是好事,您可以利用这件事情,好好地孝顺母后皇太后。再者,选秀一事是母后皇太后教您的,皇上肯定不会不满。就算圣母皇太后不满,她也不敢说什么。”
“娘娘,钱嬷嬷说的对,这对您来说是一件好事。”
钱嬷嬷继续道:“娘娘,您跟在母后皇太后的身边一定能把这些参加选秀女子的身份背景了解的清楚。还有,老奴听说这次选秀,母后皇太后的娘家也有女子参加,您到时候卖个好,把苏家女子的位份抬高些,老奴想母后皇太后会非常高兴。您再与苏家女子交好,对您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皇后听了钱嬷嬷这番分析,双眼登时一亮,心中的希望被点燃。
“嬷嬷,你说的对,只要本宫好好地孝顺母后皇太后,皇上和圣母皇太后就废不了本宫。”
“幸好娘娘您之前一直对母后皇太后恭敬,请安从未落过,母后皇太后夸过您孝顺。”
“本宫马上就去慈宁宫请教母后。”
“娘娘,您还是下午过去吧,届时说不定还能留在慈宁宫,陪母后皇太后一起用晚膳。”
皇后迟疑地问道:“本宫现在不去是不是不妥?”
“娘娘,说不定母后皇太后在休息,还是下午去吧。”
皇后点点头说:“那就下午去。”
未时,苏敏清睡了午觉醒来。她每日都会睡午觉,睡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在她还是皇后亦是如此。午觉睡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就够了,睡多了,晚上会睡不着。
睡醒了,苏敏清便在慈宁宫的园子里走走。走累了,便坐下来晒晒太阳,喝喝茶,吃吃点心,再看看书,十分的惬意,这就是她想要的退休生活,不枉费她宫斗十几年。
她穿越到大景朝,差不多有二十年。前十几年作为继后,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宫斗,终于斗成了冠军,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皇太后。
“这日子真是舒坦。”当初,先帝选继后,全家人都反对她进宫做继后。苏家世代是书香门第,是清流之首,从不与皇室结亲做外戚。当初,先帝看中她做继后,她的父亲立马反对,先帝只好放弃。后来是她自己坚持要进宫,她父亲拿她没办法,这才同意她进宫。
上辈子,她是个社畜,每日过着九九六的生活,为的就是想要一套房,给自己一个家,累死累活终于攒够了首付,结果在去买房的路上出了车祸,悲催地穿越到了景朝,成了苏太傅家的小姐。
苏家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她的婚事并不难安排。在她及笄前,有不少官宦人家和勋贵人家都派人来说媒,其中有几家的确不错,跟苏家门当户对。在这之中,有两家还保证他们家的孩子绝不会纳妾。她曾心动过,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觉得还是算了,因为她信不过。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大户人家。即使是书香门第的苏家,她祖父、父亲、叔叔们都有小妾,因为对他们而言,红袖添香是雅事。
那两户答应不纳妾的人家,的确家里没有人纳妾,但是都有通房。在她眼里,通房跟小妾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想要在古代找一个不纳妾,又没有通房的男人,真的太难了。既然她嫁给谁,谁都会有小妾或者通房,那她还不如嫁给全天下最有权势、最尊贵、最有钱的男人。
在穿越到景朝之前,她对恋爱结婚没有什么兴趣,她只想赚钱买房子。穿到景朝之后,她依旧对恋爱结婚没有兴趣。如果可以,她一辈子都不想成婚,但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家人再宠爱她,也不允许她不嫁人。
她嫁人不图男人好,更不图感情。不管是图人好,还图感情,都是愚蠢至极的事情。她嫁人只图有权有势有钱。
上辈子,她没有过过有钱人的生活。这辈子,她有机会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还有滔天的权势,那她为什么要错过。
她愿意进宫做继后,一是因为荣华富贵和权势。二是因为她不用生孩子。她不喜欢小孩,更不想生孩子。在前世时,她已经做好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准备。但,她这个想法在景朝是异类,没有哪个人家能接受她不生孩子。但,皇宫能接受。
在她进宫之前,先帝已有十几个皇子和公主。再者,先皇后还留下一子一女。不管是先帝,还是先帝的妃嫔,又或者太子和皇子们都不希望她这个继后有子嗣。
她刚进宫没多久,就有人迫不及待地给她下药,让她无法生育,这正合了她的意,她便将计就计。之后,她利用被人下药无法生育一事,在先帝那讨的不少好处。
先帝得知她无法生育后,对她放心了很多,很多事情都不再防备她。之后,见她没有参与夺嫡之事,他对她越发的信任和看重,甚至后来还把她视作知心人。先帝还时常在朝臣们面前夸赞她贤良,这让她在前朝和民间获得了“贤后”的好名声,让她皇后之位越发稳固。日后,不管是哪个皇子当上皇帝,她都是皇太后,而且她的皇太后之位牢不可破,没有人能撼动得了。
她进宫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做继后,而是为了做太后。只有做了太后,她才能过她想要的退休的生活。如今,她的目的实现了。
素琴正在给苏敏清按摩,听到她这一声感慨,嘴甜地说道:“奴婢们托了娘娘的福,也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
苏敏清笑道:“咱们的好日子才开始呢。”就算她这辈子只能活六十岁,她还有二十八年的福要享。不过,她觉得她应该不止活六十岁。她现在的衣食住行都是极好的,身边还有医术精湛的太医为她保养身子和看病,最重要的是她没有烦恼,她至少能活到七八十岁。这么一算,她还能享受四五十年的退休生活。
就在这时,福云弓着腰走了进来,恭敬地禀告道:“娘娘,宁贵妃带着三皇子和三公主来了。”
苏敏清一听这话,眉头立马皱了下来。
素琴瞧出苏敏清不愿意见宁贵妃他们,对福云说道:“就说娘娘还在休息,让他们明日再来。”
“奴婢这就去……”
苏敏清开口打断福云的话,语气颇为无奈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奴婢这就去。”
“娘娘,您不想见宁贵妃他们,又何必勉强自己呢。”素琴心里清楚她家娘娘并不怎么喜欢孩子。如果喜欢孩子,她家娘娘在皇后的时候就生下皇子了。
“这是宁贵妃他们的一片孝心,我能阻止他们孝顺么。”苏敏清倒不是讨厌宁贵妃带着两个孩子来讨好她,只是她是真的不喜欢小孩子,但在外人看来,她没有孩子,不仅可怜,还非常寂寞。所以,皇帝的妃子们时不时带着孩子来她这里,哄她开心。最好她们的孩子能入得了她这个母后皇太后的眼,这样她们的孩子就多了一层保障。
“娘娘,他们是想来讨好您,并不是真的孝顺您。”她还记得,当初娘娘还是皇后娘娘的时候,就有一些身份低微的妃嫔主动地想把她们的孩子送给娘娘抚养。当年,圣母皇太后就有这个想法,但被娘娘拒绝了。
她们见娘娘不愿意抚养皇子和公主,她们又打起另一个主意,那就时常带着皇子和公主来坤宁宫请安,哄娘娘开心,希望娘娘能在皇上面前多说说她们的孩子的好话。
现如今,宁贵妃她们又带着孩子来哄娘娘开心,打的什么主意,一目了然。
“你又不是第一天进宫,又不是不知道在这宫里,哪有真孝顺,只有利益。”苏敏清心里跟明镜似的。她虽不喜欢孩子,但宁贵妃的一对龙凤胎的确可爱讨人喜欢,偶尔逗弄一番,还是不错。再者,她这个母后皇太后不能阻止晚辈的孝顺,不然显得她太过无情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宁贵妃这个人很识趣,也很有趣,每次来陪她说话,都能把她逗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