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安是小说《农家子闯科举》的角色人物,是由作者登山客写的一款历史古代类小说。目前小说连载中,以下是小说《农家子闯科举》的章节内容
大周,甜井村。
“爷爷,您快喝口水。”陆承安看着走进院子里的陆老头说道。
说完,他伸出手,将早就准备好的一碗温度正好的水递给陆老头。
看着孙子这样贴心的举动,陆老头嘴角动了动,还没说出什么话,就端起碗一口将水喝完。
等到将空碗递给陆承安,他刚才一瞬间被感动进而升起的小心思,就被消灭无踪。
见状,陆承安失望的看了他爷一眼,垂头丧气的拿着碗送回厨房。
这时,一个一米七八左右,穿着一身短打的男子,笑着走到陆承安身边,伸手挼了下他的小脑袋。
“爹,您别这样摸我,会长不高的!”陆承安抬起头,不高兴的说。
说这句话的时候,仰起头的陆承安,分外怀念他前世的一米八的身高。
因为没喝孟婆汤而保留的记忆,让陆承安对他这会只有三头身的身高,有点不满。
话说,他现在已经五岁了,但身高距离一米还有不短的距离,会不会不正常?
这么想着,陆承安又看了眼他爹陆正田。
他爹都快有一米七八,他娘个子也挺高的,既如此,有着两人基因的他,最起码也不会太矮吧?
就在陆承安这么想的时候,小脑袋又被挼了下。
陆正田收回刚才摸他脑袋的手,对着他笑道:
“臭小子,摸摸头才会长高。
你看你爹我比你大伯和三叔长的都高,就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被摸脑袋。”
说完,他还用真诚的眼神看向陆承安。
要不是陆承安不是真正的小孩,能辨别出真假,没准还真的会相信他爹。
没看旁边陆家好几个小子,都在自己摸着自己的脑袋,绝对是相信了陆正田刚才的话。
看出了陆承安完全没有被自己骗到的眼神,陆正田嘿嘿一笑,提溜着陆承安回到房间。
接着,看周围没人,他才摸着陆承安的脑门问道:
“说吧,你小子,是不是想让你爷把这次进学的机会留给你?”
听到这话,陆承安看了他这辈子的亲爹一眼。
他想要进学堂的小心思,还以为就他爷看出来了。
“臭小子,就你那点小心思,你当家里谁看不出来?
要不是大家知道,这事找你爷没用,你以为就你一个小娃娃会献殷勤?
你就死了那份心吧,家里进学的名额绝对不是你的。”看出陆承安疑惑的陆正田说道。
一听陆正田的话,陆承安有点费解的问:
“爹,家里有一个进学的名额,您为什么觉得我不行。
我觉得我挺聪明的,绝对能学好了考中秀才。
大房的大伯和大堂哥都在学堂,为什么这次进学的名额,还要在大房选?
爹,这不公平!”
“公平?
你爹我明显是兄弟三人里面最聪明的,不也是没有得到进学的机会?
咱们陆家宗族设的学堂,只免费收每家每户未来会顶门立户的老大。
你大堂哥还有你哥,未来还有你三叔家的堂弟,都可以去族学。
但你做为家里的老二,除非自己花银子,要不然,是没法进学堂的。
且学堂即便不收束脩,笔墨纸砚不管哪一样,都要花费不少银子。
再加上束脩的花费,那更是老大一笔支出。
咱们家,可供不起两个要束脩的学子。
这次,家里花束脩要从你大伯家其他几个儿子中选一个去学堂,那是早就定好的。”
说到这,也许是同为家中老二的同病相怜,陆正田拍了拍陆承安的小脑袋,提醒道:
“儿子,别怪爹没提醒过你。
你这样天天讨好你爷,最多也就能从你爷手里扒拉走一两块糖。
想要上学,那是不可能的。
你爹我,小时候也跟你有着一样的想法。
而且,我已经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也试验过,但完全没用。”
说到这,陆正田回忆了一下小时候,那想要改变命运,却最终只能接受现实的无奈,对着陆承安分外真诚的说:
“你小子,有这份小聪明,还是赶紧想一下,要怎么才能躲开农忙,不用辛辛苦苦下地干活。
你眼看着就要六岁,到了需要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的年纪。
我觉得,这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这农忙忙下来,能累的人连手指都抬不起来。
咱们父子俩可都是家里的老二,跟老大和老小没法比。
到时候,但凡不聪明,就会成为干活的主力。”
听到陆正田这话,陆承安终于想起来,他最近听说家里会花银子让一个小辈进学堂,光考虑能不能讨好他爷进而得到名额。
毕竟,家里别看整天都是他奶的嚷嚷声,但遇到重要的事,可都是他爷做决定。
但他好像忘了,到今年秋收,他可就正式成为六岁大娃娃。
到时候,做为农家子,家里人下地干活的一份子中,自然要把他包含在里面。
要真的没有前世记忆,陆承安可能会跟他爹一般,努力过后,没办法进学,认命的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员。
可任谁有着前世在城市享受过便利舒适生活的记忆,也没法坦然面对自己往后余生,只能在古代生活条件落后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这种落差感,陆承安觉得,自己不挣扎一下,绝对不会死心。
再说了,下地干活帮忙做点小事可以,但卖力干活,完全不行。
他可不能因为小时候干活太苦太累,被生活的压力累成矮墩墩。
所以,怎么能摆脱下地干活的命运?
稍微一思考,陆承安突然发现,问题又回到了刚才。
所以,怎么才能让进学的名额落在他头上?
此刻,陆承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全都是对去学堂的渴望。
胎穿这五年来,他可是非常明白,穿越大神给了他过目不忘的金手指。
要是不能进学,这金手指可不就浪费了?
就在陆承安心中想着这些时,陆正田摸着他的小脑袋,长长的叹了口气。
接着,他开口问陆承安:
“儿子,刚才你爷有没有心软的给你糖吃?”
闻言,陆承安摇了摇头。
只见下一瞬,陆正田马上开口道:
“你都这么贴心了,连个糖都不给?
不行,儿子,我觉得你年纪小身子也不壮,下地干活得再晚一年。”
话落,陆正田抬脚就往屋外走去。
见状,陆承安也连忙跟上。
等陆承安来到院子的时候,就听到他爹在他爷跟前,叨叨着他一个小娃娃能不能等明年再下地干活的事。
一旁,他奶没等他爷说话,就马上开口道:
“老二,承安年纪也不小了。
你大哥家的仲全和叔轩,也是六岁就开始干活。”
一听这话,陆正田摇着头说道:
“娘,不是这么算的。
仲全和叔轩都是开过年没多久生的,等他们正式干活,都已经六岁多,身体养好了。
我们家承安,本来身子骨就没大哥家的那几个小子壮实,又恰好是秋收的时候满六岁。
真要干活,会把他累坏的。”
说到这,陆正田抽空还给陆承安使了个眼色。
见状,陆承安秒懂的来到大房几个堂哥身边。
也不知道大房这几个儿子,是因为陆承安的大伯做为童生,平日里手中有点小钱可以改善生活。
还是因为继承了大伯娘娘家人高马大的基因。
陆承安的几个堂哥,外加比他小一个月的堂弟,那都比陆承安长的高壮。
此刻,陆承安站在大房几个兄弟旁边,看着分外的瘦小。
在陆老太刘氏看过来时,陆承安正好站在年纪比他小,但可以完完全全将他遮住的大房小儿子陆季然身边。
这份有点惨烈的对比,一下让老父亲陆正田声音中,带了哭腔。
“娘,您也看到了,承安连季然的个子都比不上。
真要让他早早干活,忙完这次的秋收,承安以后没准都没有您长得高。
到时候,娶媳妇都不好娶。”
陆正田这一句话说完,陆承安和个头娇小的刘氏,同时黑了脸。
而陆老头,则是在打量了陆承安和周围几个小子后,低头沉思。
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沉声道:
“老二,我考虑了一下。
这次秋收,就让承安给大家送送水和饭食。
至于干活,让他再养养,从明年春播开始下地干活。”
说完这话,陆老头继续洗脸。
陆正田给陆承安飞了个得意的眼神,就张口道:
“爹,我觉得我身体最近也有点弱,要不……”
话还没说完,陆老头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老二,你要是觉得秋收自己会累得慌。
我想,这是你平常锻炼的不到位。
从明天开始,你下地干活多干点,秋收就感觉不到有多累了。”
此话一出,陆正田差点哭了。
为什么他儿子看着瘦弱,就能晚半年干活。
而他,则是要干更多的活?
心中哭诉着,陆正田赶紧摆手道:
“爹,我没觉得自己秋收忙不过来,就不用多锻炼了。
您先洗漱,我看看我家承泽这会怎么还没回来。”
说完这话,陆正田一溜烟跑远了。
被留下来的陆承安,在陆季然羡慕的看过来后,干笑一声。
陆承安明白,陆老头会让他晚半年干活,应该是最近刷好感刷出来的结果。
当然,对陆季然,陆承安也羡慕的很。
这个比他小一个月的堂弟,可是即将跟另外两个堂哥竞争进学名额。
到时候,没准对方都不用下地干活,就直接去了学堂。
这么一想,陆承安开始皱起了小眉头。
他刚才忘了问他爹,为什么,就必须在他大伯其他几个儿子中选一个去学堂?
都是老陆家的孩子,难道因为他大伯是童生,人家的儿子就比他高贵了?
这么一想,陆承安在这待不住了。
他左右看了下,没有看到他娘后,直接追着他爹离开的方向跑去。
等陆承安离开后,陆家三房。
田翠花一把将陆正江抓着她的手拍掉,压低嗓子说道:
“相公,你刚才为何要阻止我?
咱们家可是规定了,六岁开始跟大人正式下地干活。
为什么二哥家的承安,就要这么特殊?
我觉得,这不公平!”
“媳妇,你没看,咱娘刚才都没出声阻止吗?
咱就不说承安这小子瘦瘦的,一点都不壮实。
你光看到他晚半年干活,那你怎么没看到全家就承安得到的待遇最差。
咱们家三房人,每房的老大都可以去族学上学。
而大哥家剩下的三个小子,可以争抢一下花束脩进学的机会。
至于咱们家,现在就一个小子,还没到三岁。
做为三房长子,他年纪到了也能去学堂。
等咱们再生几个,孩子长到六岁时,家里也许都出秀才公了,没准也能得到进学的机会。
到时候,整个家的孩子算下来,就承安没赶上好时机。
你说,你要是出去不让承安再养半年身子,累坏了他,是不是会遭人恨?
咱们二哥二嫂,可不是好相与的。”
听到陆正江这话,田翠花撇撇嘴,嘟囔了一句后,倒也没有闹腾。
见状,在院子里边干活,边悄摸摸的往三房这边看的大房陆老大的媳妇李巧娘,眼神暗了暗。
她那个三弟妹,怎么没闹起来?
不过,在眼神扫过自家的另外三个儿子后,李巧娘将小心思掩藏好,继续忙碌起来。
此刻,追着陆正田出了门的陆承安,可不知道家里其他人因为他晚干活,心中涌起的小波澜。
这一追,陆承安就追到了族学门口。
此刻,虽然马上要到下学时间,学堂中依旧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而陆正田,则是在学堂外安静的听着。
见状,陆承安也连忙走了过去。
等来到陆正田跟前,陆承安才发现,他爹站的这个地方,挺不错的。
在这边看学堂,倒是能把整个学堂收入眼中。
而学堂中,包括夫子在内的其他人,只要不是探头从窗子往外看,都看不到陆正田。
“爹,这个地方还真不错!”陆承安抬头看了下甚至还有茅草遮雨的顶部感慨道。
真要到最后也得不到进学的机会,这里倒是个偷学的好地方。
别说,他爹找的挺准的。
听到陆承安的话,陆正田伸手拍了下他的小脑袋,幽幽道:
“这地方能不好吗?
你爹我,都在这没事时偷学了十几年了。”
说到这,陆正田甚至指了下头顶的茅草屋檐,说道:
“这边以前是没有顶的,你爹我觉得下雨天没事干,正适合多偷听一会,自己给搭的。”
听到陆正田这话,陆承安惊讶道:
“爹,您都给学堂搭了个屋檐,夫子就没发现?”
在陆承安问完后,陆正田无语的看着自家的傻儿子,翻了个白眼说道:
“这么大的屋檐,夫子怎么可能没发现?
不说别的,咱们待在这,过会散学,夫子一走出来就能看到咱们父子俩。”
说到这,陆正田看向传出朗朗读书声的族学方向,感激道:
“其实,你爹我在外面偷学,夫子都知道。
甚至,有空了夫子还会给我指点一二。
他没赶我走,我就一直在外学了这么多年。”
听着陆正田的话,陆承安垂下眼眸,在心里想着自己父子俩一块偷学的可能性。
抬头望了眼陆正田搭的屋檐,陆承安幽幽道:
“爹,您能不能把屋檐加宽一点。
往后,我也过来跟您一块学习。”
陆正田:“……”
瞅了眼陆承安的小个头,陆正田最后无奈道:
“儿子,你要是决定真的要偷学,还能坚持住。
等秋收后,爹给这边加宽一点,绝对不会让你在下雨天被淋着的。”
听到这话,陆承安马上嘴甜的对着亲爹陆正田说了不少好话。
就在陆承安为了让陆正田干活,嘴甜的拍马屁的时候。
学堂内,也到了散学的时间。
随着夫子走出学堂,里面大大小小的学生,也依次走了出来。
陆正田和陆承安两人所在的地方,是学堂的侧门处,倒是不会挡着学生离开。
本来要回后院的夫子,目光扫到陆正田时,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卷走了过来。
陆承安个子小,被矮墙挡着,夫子倒也没看见。
来到陆正田跟前,夫子将手里拿着的书递给,说道:
“正田,你这么多年学下来,四书掌握的不错。
五经中,也已经熟记《尚书》和《礼记》。
《诗经》、《周易》和《春秋》中,内容虽然不是张口就来,但也能掌握一多半。
就是诗律和经文方面,还有点欠缺。
这是我找来的例文,你带回去没事了可以看一下。
虽然你没有进学堂系统的学过,但我私以为,你掌握的知识,可以尝试参加童试。
要是可以,我希望你明年可以参加童试。
若能得中童生,你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也能得到进学的机会,正式走上科举之路。”
说到这,有股灼人的视线,盯的夫子后面的话没法说下去了。
他低下头,就看到了陆承安。
见夫子看到了他,陆承安赶紧学着他堂哥和哥哥们的样子,对着夫子躬身行礼。
“夫子好,我是陆承安,和我爹一块来接我哥。”陆承安开口道。
听到这话,夫子下意识的回过头,看着已经空无一人的学堂。
见状,陆承安干笑一声,道:
“夫子,我哥看来没看到我们,自己回家了。
您继续和我爹聊,不用管我。”
夫子:“……”聊什么?
该给的书都给了,想要提醒陆正田可以去参加童生试的话,他也说完了。
想到这,夫子对着陆正田道:
“行了,你快些回去吧。
从现在开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学堂问我。”
说完,他挥挥手,就准备赶人。
见状,陆承安赶紧抬头问道:
“夫子,请问往后我可否和我爹一同蹭课?”
陆承安觉得,既然他往后很大可能要跟他爹一般,在学堂外偷听,还是先跟夫子打声招呼。
当然,要是夫子拒绝,他就当没听到。
而此时,听到陆承安的话,夫子嘴角抽了抽。
他虽然没听过蹭课这个词,但陆承安提了一嘴陆正田,他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想到陆承安要跟陆正田一同在学堂外蹭课,夫子眼中闪过一抹笑意,挥手道:
“学堂外,你们父子想在哪待着,我是不会管的。
不过,记得别打扰到别的学生。”
听到这话,陆承安马上扬起笑脸,道:
“夫子,您放心,我在外面绝对安静的很。”
被陆承安这话说的没忍住笑了下的夫子,指着学堂正门处道:
“你哥都已经走了,你赶紧回去吧。”
说道,他对着陆正田又叮嘱道:
“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还是希望你能给自己一个证明的机会。”
话落,他就背着手,走进学堂内。
在夫子离开后,陆正田和陆承安,都没有去追已经离开学堂往家里走的陆承泽。
两人同时看向陆正田手中拿着的书卷,只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夫子的手抄本。
陆正田一把将陆承安伸出的小手拍掉,说道:
“小孩子家家的,乱看什么?
这可是你爹我的宝贝,别乱动。”
说完,他就快速的将夫子给的书卷塞进怀中。
听到这话,陆承安倒也没再看那册书卷。
前面五年多,他想着自己年纪还小,只顾着跟村里伙伴疯玩,忘了还要学习。
现在,他可不认识几个字,看也白看。
于是,陆承安将目标转向陆正田,好奇的问道:
“爹,您这些年,竟然能在外面偷听,学会了四书五经?”
“什么学会四书五经,你爹我也只是略懂。
要是去考童试,心里没底啊!”陆正田摸了把陆承安的小脑袋说道。
说完,他看着手里的书卷,眼神逐渐坚定下来。
既然夫子都让他考童生试,那他也许可以试一试。
即便不成,那也能给自己十多年的辛苦偷学一个交代。
心下刚做完决定,正要为参加童试的银钱如何得到发愁时,陆正田就听见陆承安自信的说:
“爹,您放心,即便您考不中童生,您儿子我过两年也会考中。
到时候,我出银子,您来学堂学习。”
“你小子,做什么美梦呢?”
陆正田没好气的看了陆承安一眼,说道:
“先不提你大伯学了三十年,这些年来,考了七次才考中童生。
你可知道,去学堂的束脩和笔墨纸砚的花费几何?”
听到这话,陆承安摇了摇头。
他自打出生以来,就一直生活在甜井村,对外界其实不是很了解。
最多,因为他大伯的原因,知道甜井村距离附近的镇子大概有盏茶功夫。
而从甜井村去县城,其实也只需半个时辰,距离不是很远。
陆承安以前听他大伯说过,县城的笔墨纸砚,比镇上便宜一两文。
但笔墨纸砚具体需要多少钱,他可不清楚。
看着陆承安懵懂的眼神,陆正田笑着说道:
“臭小子,光是笔墨纸砚,一般的童生靠自己也负担不起。
还送你爹我去学堂?
我看,等我考中了送你去学堂才是。”
一听他这么自信的话,陆承安高兴了。
他亲爹要是真的能考中童生,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毕竟,他大伯进学多年,可是花费不少。
甜井村的族学,每家每户的老大也只能不花束脩学习五年。
接下来,觉得自家小子是个能迈入科举之途的料,那就得自费上学了。
陆承安他大伯陆正林今年三十六岁,自从五岁开始去学堂,已经学了三十一年。
甚至,陆正林前十年是在族学上学,十五岁后,陆承安他爷觉得县城的书院教的更好,就把陆正林送去了县城的书院。
这些年来,光是陆正林在书院的花费,就让老陆家再也看不到存银。
可陆正林学到二十岁,夫子才觉得他火候可以了,让他去参加童生试。
自此考了七年,到了二十七岁时,陆正林才得了童生的功名。
从二十七岁到三十六岁,陆正林除了继续花银子进学,三年两次的院试从来不缺席。
但银子流水一般的花出去,他直到现在,也依旧是个童生。
而三十六岁的陆正林,除了有童生功名,不会下地也不会赚银子。
可以说,要没有老陆家全家的付出,他连自己都养不起,别提养家糊口了。
想到已经学成书呆子样的大伯,陆承安看了陆正田一眼,开口道:
“爹,您说您要是考中童生,我爷会是什么表情?”
“不管什么表情,你爷都不会后悔让你大伯去学堂。
在你爷心中,你大伯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要往后靠。
臭小子,你待会回去,记得别乱说。
你爹我去报名的银子都没有,烦着呢!
还有,让别人知道我没进过学堂却想参加童生试,会笑话的。”陆正田对着陆承安叮嘱道。
闻言,陆承安马上拍着小胸脯保证道:
“爹,您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我还等着您成了童生,再考中秀才,给我资助一二,也让我去学堂学习。”
说到这,陆承安对着陆正田赶紧说道:
“爹,您可一定要努力啊!
您儿子我,往后是在学堂内听夫子的课,还是在学堂外面风吹雨淋的,就看您了。”
被陆承安给到压力的陆正田,看了陆承安一眼后,没敢回答。
“走吧,家里这会都快开饭了。”陆正田丢下这句话,抬脚赶紧走人。
见状,陆承安撇撇嘴跟上。
一边走,他脑子里已经在回忆着前世所学。
他爹能不能考中童生,还是个未知数。
他想要坐到学堂内上学,还是需要想想怎么才能赚到银子。
可任谁穿越前,都不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奇遇啊!
陆承安有些懊恼,他穿越前,怎么就没瞅几眼穿越必备知识?
一路皱着眉头回忆前世记忆,陆承安跟着陆正田,回到了老陆家。
一进门,陆承安就听到了他奶扯着嘹亮的嗓门,在指挥着今天做饭的大伯娘忙活。
时不时的,还会指桑骂槐一番。
而被指桑骂槐的对象,就是他娘和他三婶。
对刘氏的大嗓门,陆承安这五年来已经从逐渐适应,到了过耳不闻的境界。
就在陆承安走进院子的时候,陆承安的大哥陆承泽跑过来,一见面就问道:
“弟弟,弟弟。
为兄刚才看到夫子跟你在说话,难道,你要跟着我们进学堂了?”
不等陆承安回答他只是在跟夫子申请蹭课,大房的老二陆仲全就对着陆承安做了个鬼脸,说道:
“你们兄弟俩想什么美事呢,进学的机会,只能是我们大房的。
承泽,承安他刚才肯定是去学堂接你散学。”
“二堂哥,你都十一岁了,三十以内的数都数不清。
即便在大房选,肯定也不是你去进学。”陆承安给陆仲全回了个鬼脸说道。
话音刚落,陆仲全脸就黑了,拳头也捏紧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大房兄弟四哥的压岁钱,都由他保管。
当时,二十八文钱的铜板,他数来数去都没数清楚。
为了这事,他被家里不少人笑过。
现在被陆承安这么一提醒,陆仲全气的拳头都痒了。
见状,陆承安没有任何犹豫,呲溜一下躲到了陆正田身后。
“爹,您看二堂哥,他是不是要打我?”陆承安扯着嗓子说道。
此话一出,院子里等着吃饭的人全都看了过来。
刚从厨房走出来的李巧娘一听这话,忙上前两步,一把拉走了陆仲全,边走边教训道:
“老二,你承安弟弟刚才的话,是跟你闹着玩的,别生气。
娘知道,你大哥现在在学堂,你却只能在田地里劳作,心里不高兴。
可这是咱们陆氏宗族的族规,怪只怪,你在咱们大房排行为二。”
陆正田、陆承安:“……”谁是老二?
是他们!
父子俩都是老二的陆正田和陆承安,马上明白李巧娘这是明着说陆仲全,暗中说的是他们俩。
一瞬间,父子俩都不高兴了。
老二怎么了?
等着,看他们老二逆袭,将花费颇多却只是个童生的老大吊打!
对视一眼,陆正田在下定决心的同时,也被陆承安用眼神催着赶紧学赶紧考。
别说,这会虽然同为老二,但陆正田觉得他手痒了。
还没等他这个当爹的进行教子活动,发现亲爹大手蠢蠢欲动的陆承安,赶紧问身边的陆承泽:
“哥,娘和姐去哪了,我怎么从早上就没看到她们?”
这个问题,很明显一大早就去了学堂的陆承泽,是回答不上来的。
而陆承安,也并非需要他哥给出答案。
这不,在他说完后,陆正田马上扭头四处打量。
此刻,陆正田没了教子之心。
将整个院子看了一圈后,陆正田甚至去了房间看了一圈又走出来。
“你娘和你二姐没在房间。”
陆正田说着,对着陆承安道:
“你去门口看看,这都到了吃饭的点,你娘闻着味也该回来了。”
陆承安:“……”
陆承安听陆正田的吩咐,走到老陆家门口往左右看了下。
此刻,村中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有的人家,门口倒是坐了几个端着碗吃饭的。
但村道上,完全看不到他娘和他姐的身影。
正当陆承安想要走远一点找人的时候,老陆家,开饭了。
“还愣着干什么,都不想吃饭了?”
随着陆老太太刘氏一声吼,不管什么心思,老陆家的人很快就在餐桌边坐好。
而陆承安,也顺从了本心,返身回到院子里。
现在天热,老陆家吃饭都是将桌子摆在院子里。
陆承安速度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赶紧坐了过去。
陆家人多,吃饭分成了两桌。
十岁以下的孩子和家里的女人坐一桌,剩下的男人坐一桌。
陆承安现在的年纪,只能在女人孩子这一桌坐好,眼巴巴的等着刘氏分饭。
也就在这时,他娘拉着他姐姐陆美云,不知道从哪钻了出来。
看到他,他娘赵月秀笑着说道:
“儿子,往旁边挪挪,给你姐让个位。”
听到这话,陆承安很自然的将凳子往旁边拉了下,接着,陆美云就快速的挤到桌前。
干了一天活的李巧娘,皱着眉头看向赵月秀,说道:
“二弟妹,你跟美云从哪回来?
我刚才还想跟娘说,你们要是没回来,先把你俩的饭菜留到厨房。”
在李巧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氏瞪了赵月秀一眼,怒道:
“留什么饭,不回来就别吃。
这一天天的,就你们二房的人整天不着家。
家里家外这么多活看不见,只顾着出门自己偷闲。
怎么,不想在家吃饭了?”
边说着,刘氏打饭的动作一顿,将勺子里的饭往回倒了点。
还不等刘氏将碗递给她,赵月秀就快速的伸手接了过去。
不过,她只是站起来端着饭碗,没有坐下吃饭。
等刘氏第二碗饭打好,确定比她碗里的饭多后,她马上将手中的碗放到李巧娘面前,说道:
“大嫂,你先吃,我给你放好了。”
接着,不等刘氏反应过来,她刚打好的饭就落到了赵月秀手中。
对赵月秀来说,刘氏说什么都无所谓,但她的饭不能少。
刘氏:“……”
看着老大媳妇黑了脸的样子,还有赵月秀目光灼灼的看着她,等着她要是分配不均,就自己动手的眼神。
刘氏咬着牙,快速的将饭菜分好,坐下来冷声道:
“赶紧吃饭,吃完了将家里收拾一下,别再乱跑了。”
这话,虽然没点名道姓,但赵月秀知道,是说给她听的。
不过,今天可没轮到二房干活。
老陆家有三房人,早就规定好了,家里的活,每房一天轮着来。
赵月秀听着刘氏的话,并没有做出回应。
看到她这样默不吭声的样子,刘氏吃饭的力道都重了点。
但她再生气,赵月秀只顾着吃饭,也让她没了训人的欲望。
没办法,滚刀肉一般的二儿媳,说也说不下,只能浪费口舌。
陆美云身边的陆承安, 跟他这个二姐交换了个眼神,就赶紧开始吃饭。
婆媳之间的问题,他们小娃娃就不掺和了。
一顿饭,很快吃完。
饭后,打发田翠花和赵月秀帮李巧娘收拾碗筷去厨房后,刘氏看了陆老头一眼。
陆老头轻咳一声,对着其他人开口道:
“你们先别回房,趁着今天有空,咱们商量一下。
去学堂的名额,今天就定下来。”
听到这话,不等别人说什么,已经走到厨房门口的李巧娘,就赶紧说道:
“爹,我们当家的还没回来。
要不,等当家的放旬假,咱们再决定进学名额?”
今天陆老头突然来这么一出,李巧娘还真的有些急。
她和陆正林都属意她们家老二陆仲全去学堂,现在要是按照陆老头说的,该谁去学堂可就说不准了。
李巧娘很清楚,要是陆正林在,陆仲全没准还能得到去学堂的名额。
要不然,自家剩下的三个儿子里,陆仲全这个儿子是最不可能被选中的。
不管是年纪还是聪明劲,陆仲全可都不占优势。
果不其然,她的话音刚落,陆老头就看了她一眼,幽幽道:
“老大不回来也没事,名额给谁,我们自己决定。
前些天,我已经让伯言将启蒙的《三字经》教给了仲全他们三个。
现在,直接让他们挨个背诵。
今天谁背的好,进学的名额就属于谁。”
此话一出,在李巧娘明白,陆仲全没了去学堂的希望时,陆承安没忍住问道:
“爷,我也可以背诵。
要是我背的好,能……”
话还没说完,心里不美的李巧娘,就阴阳怪气的打断道:
“承安,又没人教你,你怎么会背《三字经》?
再说了,咱们家的进学名额,那可是五年前就决定在我们大房选的。
你呢,不如赶紧锻炼一下身子,以后干活也能干快一点。”
李巧娘这话刚说完,二房陆承安一家子,表情都差得很。
这次的进学名额,因为三房的陆钊霖还是个两岁的小娃娃,不在竞争行列。
也就是说,本来可以在大房和二房所有没进学的孩子里,选一个最聪明的去学堂。
可陆承安作为适龄的竞争对手,连参加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心情本来就不美。
现在被李巧娘这么一说,二房谁能高兴?
在李巧娘说完后,陆正田嗤笑一声,对着陆老头道:
“爹,您看,大嫂可是个明白人。
这去学堂的名额,早就被大哥家的三个小子预定了。
我们家的承安,即便再聪明,没投胎到大房也没用。
既然这样,今天您不如就跟大嫂商量谁去学堂吧。
我们二房,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就是,我们啊,还不如让承安早点回房休息。
省的要为大房卖命干活的时候,我们家的承安养不好身子骨。”赵月秀也在一旁讽刺的说。
同样觉得自己留不留下无所谓的陆家老三陆正江,看着陆老头的大黑脸,到嘴边的话没敢说出来。
李巧娘这会在陆老头的低气压下,明白自己刚才随口说出的话有问题,赶紧说道:
“老二,二弟妹,刚才是我说话没注意。
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只是爹让伯言教我们家这三个小子的时候,并没有教承安。
承安又没学过,不用背诵的。”
听到李巧娘的话,陆承安看着她幽幽道:
“大伯娘,伯言哥的确没有教我《三字经》。
就连我哥,也从来没教过我这些。
可《三字经》就那么点内容,我过了个耳音都记住了。”
说到这,他扭头看向大房的陆仲全三个,问道:
“仲全哥,你们是不是都背过了?
要是你们三个也都背过了《三字经》,不如今天让大堂哥临时教点别的,咱们一块比试。”
听到这话,陆仲全三人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他们连《三字经》都没背完,可不想再背别的内容。
看到儿子的反应,又瞄了眼陆承安很自信的样子,李巧娘明白。
不管陆承安是真的会背,还是在这说假话。
今天,绝对不能给陆承安表现的机会。
这么想着,李巧娘看向陆老头,赶紧说道:
“爹,您知道的。
老道士说了,只有我们家三个小子中的一个,才是未来的文曲星。
这能兴家之人,可是要慎重选择。
您还是别让承安再捣乱了,今天还是把名额定下来要紧。”
听到这话,陆老头没再犹豫,指了下陆仲全说道:
“仲全,你最大,由你先背诵。”
此话一出,陆仲全一下就紧张起来。
他本来就没背过多少的《三字经》,这会简直忘得只记了个开头。
“人之初,性……性本……善……”陆仲全只说了这么一句,脑海中就一片空白。
过了好一会,他垂头道:
“爷,我全都忘了。”
听到这话,已经明白陆仲全不是学习的料,陆老头也没失望。
陆仲全后面,还有他另外两个孙子呢。
文曲星,肯定在他另外两个孙子中间。
这么想着,陆老头对着一脸紧张的陆叔轩说道:
“叔轩,你别紧张,按照你大哥教你的来背就行。
放心,爷知道你是个好孩子,能学不少的。”
听到陆老头这么说,陆叔轩并没有放心不说,还更紧张了。
不过,他比陆仲全能好一点。
磕磕绊绊,一直读到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即便有陆老头的眼神鼓励,陆叔轩也记不住后面的内容了。
明白进学资格与自己擦肩而过后,陆叔轩失落的站到了一旁。
此刻,只剩下陆季然还没有背诵。
听完前两个孙子背诵结果的陆老头知道,那两个孙子,别说是文曲星下凡,很可能连普通书生都比不上。
现在,只剩下陆季然了。
这么想着的陆老头,这会倒是紧张起来。
他眼神期待的看着陆季然,就听见陆季然在李巧娘的提醒下,已经摇头晃脑的开始背诵起来。
别说,陆季然虽然是三兄弟里年纪最小的,但记忆力不错。
在背了快一半的情况下,他才打起磕绊来。
接着,又陆陆续续的背了五六句,陆季然才对着陆老头说道:
“爷,我后面的忘了。”
听到这话的陆老头,这会心情不错。
也许是有了陆仲全和陆叔轩两人的对比,陆季然的表现,在陆老头看来,的确不错。
于是,他笑着说:
“我们家的季然记性真好,往后去了学堂,记得跟夫子好好学。
咱们家,往后可能就要靠你了。”
五岁的陆季然,听到这话有些不解,却没敢多问。
不过,他知道自己可以跟他大哥一般,去学堂学习,心情一时间很是不错。
即便年纪再小,陆季然也明白,下地干活跟去学堂读书,是两个未来。
而此时的陆承安,看陆季然那样的水平都能被夸赞,撇了撇嘴。
接着,没有任何犹豫,他小嘴一张,叭叭叭的就开始背诵。
就算去学堂的名额,他陆承安连参加比试的资格都没有,他也要让老陆家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天才。
一时间,老陆家的院子里,传出陆承安虽稚嫩,却咬字清晰的声音。
李巧娘倒是从一开始,就想出声阻止。
可赵月秀反应很快,上前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没让她出声。
直至陆承安将整本《三字经》背完,过了好一会,院子里都没有任何别的声音。
随着一阵凉风在院子里吹过,被风吹动的头发丝拂过脸颊,陆老头才回过神,眼神纠结的看了陆承安一眼。
陆承安和陆季然就只差一个月,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他能全部背完《三字经》,简直出乎陆老头的意料。
这样的天赋,要是真的去学堂,即便不能跟被老道士批命的陆季然比,那也不会太差。
这么想着,陆老头嘴角动了动。
害怕他说出不想听的话,李巧娘赶紧说道:
“爹,您看承安背的多好。
他为了能进学堂,看来没少下功夫背诵。
我们家的季然还是贪玩,要是能跟承安一般认真,这会肯定也能背完。
不过,我家相公今年要是能考中秀才,也就有时间教导季然了。
到时候,季然应该能学的更好。”
一听这话,陆老头到嘴边的话直接消失无踪。
他刚才本来想说,既然陆承安也有天赋,不如将陆承安也送去学堂学两年。
不管是参加科举,还是过两年去县城给别人当学徒,往后对陆承安都好。
可被李巧娘一提醒,他想到陆季然以后花费在科举上的银子绝对不少。
而他家老大陆正林,想要考中秀才,花费更大。
家里的银钱越来越少,可遭不住再送一个孩子去学堂了。
这么想着,陆老头移开看向陆承安的视线,对着陆季然吩咐道:
“季然,明天爷爷带你去学堂拜见夫子。
你现在先跟你娘回房间,今晚记得好好休息。”
听到这话,陆季然马上乖巧的应了下。
而没被选中的陆仲全和陆叔轩,跟着李巧娘,和陆季然一块说说笑笑的进了房间。
全程,都没有人理会陆承安。
陆承安的三叔陆正江,刚看了陆老头一眼,就被田翠花一把拉回了房间。
此时,院子里,只剩下陆承安一家和陆老头还有刘氏。
看着陆承安,陆老头叹了口气,道:
“承安,爷知道你很聪明,也想要去学堂。
可咱们家的情况,光是让季然去学堂,家里的存银都要所剩无几。
往后,甚至还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要是再送你去学堂,家里实在负担不起。”
听到陆老头这话,即便知道缺银子是老陆家的现状,陆承安也有点伤心。
不过,他很快就整理好表情,看向陆老头问道:
“爷,我觉得我比季然聪明。
您既然要选的是适合科举,兴家之人,为何直接无视我?
我自认为,我要是去学堂,绝对比季然学得好。”
有着过目不忘能力的陆承安,这话说的分外自信。
听到陆承安这话,陆老头笑着摇头道:
“爷知道你聪明,不过,承安,咱们有时候得认命。
爷在大房你三个堂兄弟中选去学堂的人,那是有原因的。”
说到这,陆老头停了下,没让陆承安开口询问,他就继续说道:
“五年多前,也就是你快满一个月,季然还没出生的时候。
咱们家路过一个老道,对方当时说了不少事,这几年都应验了。
他说,咱们家,要出一个文曲星了。
当时,你爹还专门问了对方,咱们家的文曲星是谁。
那老道,当时伸手往咱们家院子里指了下。
而他所指的地方,就是你大伯房间所在的方向。”
话落,看着陆承安小脸上一副不愿相信的表情,陆老头摇头道:
“你看,那老道说了你大伯家会出一个文曲星。
而这几年,咱们家的存银都很紧张,直到今年才好一点。
这不,刚好就是刚刚五岁多的季然被选中。
这不就说明,季然就是老道说的那个文曲星吗?”
说到这,陆老头看着陆承安,一脸正色的说:
“承安,你要是真的想要读书。
爷想了下,这几年,让你哥先给你教几个字。
等季然读出来,考中了秀才或是举人后,咱们家日子就好过了。
到时候,爷送你去学堂。”
听见这话,陆承安木着脸连笑容都挤不出来。
他要是等陆季然考中秀才或是举人,得得到什么时候?
要知道,即便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想要考中秀才,那也要学好几年才行。
真等陆季然,他没准都跟他爹一般,等到娶了媳妇,孩子都大了也等不到。
这么想着,陆承安抬头看向陆老头,问道:
“爷,真的不能现在让我去学堂吗?
我刚才背的《三字经》,只是听大堂哥给季然他们教的时候,听了一耳朵。
只要我愿意,我听过的都能记住。
您不如让我和季然一块去学堂,等到过个一两年,自会知道谁最合适。”
随着陆承安这话说完,陆老头还没说什么,一旁的刘氏就赶紧说道:
“承安,你小孩子家家的,可别为了去学堂就骗人。
你要是听一遍就能记住,以前怎么不说?
行了,你什么也别多说。
咱们家就这情况,只能供得起季然去学堂。
待会奶给你煮个鸡蛋,你吃了养养身子。”
说完,刘氏一把将陆老头拉走了。
陆承安听到都快走到房间的陆老头,对着刘氏有些纠结的问道:
“老婆子,咱们家承安的确很聪明。
要不……”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氏打断:
“老头子,你说这些,难道咱们家还有多余的银子?
承安的聪明,那是随了老二。
但你看老二的性子,像读书人吗?
咱们陆家想要出秀才或是举人,还是要靠老大家。”
这话说完,陆承安就再也没听到陆老头的声音。
见状,陆承安没忍住,看向身旁的陆正田。
“爹,您可要争气了!”陆承安一脸严肃的说道。
陆正田:“……”
一旁的赵月秀看到陆正田要生气,赶紧开口道:
“当家的,承安既然想要读书,那往后让咱们承泽教他。
我最近多锈点手帕,赚的铜板不上交,给承安买根毛笔练字。
有今天的事在,我最近不上交收入,爹娘最多不高兴,也不会说什么的。”
“我也能绣手帕了,到时候也给弟弟买纸张。”陆美云也忙在一旁说道。
说完,她还看向陆承安,一脸认真的说:
“弟弟,村里的李秀娘今天答应教我刺绣了。
等我学好了,赚的银子送你去学堂。”
此话一出,陆正田和陆承安,还有陆承泽,都看向陆美云。
要知道,甜井村的李秀娘,听说以前可是府城大户人家的绣娘。
现在也就是年纪大了,才找了甜井村落户养老。
只要护好眼睛,学好了刺绣,那可是能吃一辈子的手艺。
村里想要去李秀娘那边学刺绣的姑娘多的是,没想到,对方竟然选了陆美云。
“姐,李秀娘不是说,不准备教徒弟了吗?
你真的能跟着李秀娘学习,没被骗?”陆承安赶紧问道。
闻言,陆美云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用力的点了下头,道:
“当然是真的,从明天开始,我就能跟着李秀娘去学习刺绣了。
其实,我前些天,下雨的时候帮了李秀娘一点小忙。
她答应考验过我的手艺后,看得上眼,就每日教我一个时辰。
今天是说好了考验的日子,我害怕她看不中我绣的帕子,就没提前跟你们说。
不过,我往后跟着李秀娘学习,但不是拜师。”
说到这,陆美云顿了下,继续说道:
“还有,我以后可能要给李秀娘家干活。
咱们家的活,就没办法干了。”
听到陆美云的话,陆承安马上明白,李秀娘大概就是想找个给她干活的丫头。
每天教一个时辰的刺绣,应该就是报酬了。
虽然李秀娘来甜井村的时候,带来了一个闺女和两个丫鬟。
可陆承安见过那主仆三人,对方看着就不像是能干活的人。
这么想着,陆承安看了他姐姐一眼。
陆美云现在七岁,也就比他大两岁而已。
但个头上,可能是女娃娃吃的更少,也就比他高两三厘米。
不过,陆美云作为农家姑娘,只要不是重活,家里的活她都能干得了。
想来,帮过李秀娘那是小事,能干活年纪又小,才是李秀娘选择陆美云的原因。
陆承安能想到这,陆正田这个当爹的,当然也能想到。
“小云,你去李秀娘家的时候,记得少说多干。
除了帮李秀娘家干活,还有跟着她学刺绣,你别的都不要好奇去打听。”陆正田叮嘱道。
听到陆正田的叮嘱,陆美云一口答应下来。
接着,她就给陆承安挤眼睛道:
“弟弟,姐姐我很快就能给你赚银子去学堂了。
怎么样,奶答应你的鸡蛋,给姐分一半行不?”
看了眼乐呵呵的陆美云,陆承安也没拒绝,马上说道:
“姐,待会鸡蛋都让你吃。”
话落,他看着刘氏半天没从房间出来,马上跑去了老两口的房门外。
“奶,您刚才说了,给我一个鸡蛋补身子的。”陆承安提醒道。
听见这话,本来跟陆老头在屋内坐着,不想面对二儿子一家的刘氏,没好气的说道:
“来了,你个讨债的,就知道吃。
赶紧养好了身子,给咱们家多干点活,往后别学你爹偷懒。”
“奶,是赶紧养好了身子,给您的宝贝文曲星孙子赚束脩。”陆承安开口更正道。
话落,他一把从刘氏手中取走了鸡蛋,飞身跑了。
气的牙痒痒的刘氏,回头看了陆老头一眼,怒道:
“老头子,你看承安这样的,完全不是当书生的料。
他啊,这是被老二带坏了。
我看,老二肯定对家里赚的大头都用来让他哥去书院有意见。
他也不想想,等老大考中秀才,他一个当秀才弟弟的,能沾多大的光。”
听到这话,陆老头摆摆手道:
“老婆子,你别生气了。
我又没说让承安去学堂,只是可惜了他那股子聪明劲。
算了,咱们也别说承安了。
你趁着还有点光,去把季然明天的束脩取出来。
还有,将柜子里的布取出一些,给老大媳妇送过去。
季然第一天去学堂,可要准备一身看得过去的衣服才行。”
说到这,陆老头叹了口气。
都是穷闹得!
此刻,在院子里的陆承安一家,也听到了刘氏有意说的大声一些的话。
陆正田撇撇嘴,对着陆承安几个道:
“走吧,咱们先回屋,别在这杵着碍眼了。”
说完,就大步往屋子走去。
要说陆正田不甘心,对他大哥陆正林有意见,那是肯定的。
每家每户的老大可以免费去学堂,这是陆氏宗族的规定,他认。
可陆正田从小就明白,陆正林在他们兄弟三个中,是最没有学习天赋的。
要是陆老头能在陆正林学了几年后,看他没什么天赋,将存的银子送他或是他三弟去学堂,没准这会老陆家早就出了秀才。
可惜,全家勒紧裤腰带二十六年,就供出来个童生。
此刻,大房的李巧娘,可不知道陆正田在心里这么瞧不上陆正林。
她从窗户上看到陆正田一家回了房间后,满脸笑意的看向陆季然,说道:
“老四,这次你被选中去学堂,是你的福气。
你可记住了,往后要努力学习,别让二房的承安那小子有机会说你。
还有,往后没事了别跟二房的孩子玩。
他们啊,谁知道会不会因为嫉妒你干坏事。”
“娘,承安可不会干坏事,您别乱说。
他今天会说那些话,也是因为想要去学堂才说的。
您让四弟不跟二房的孩子玩,可是会影响我们堂兄弟之间的感情。”陆伯言不赞同的看着他娘说道。
他现在已经十五岁,知道不少道理。
他很明白,他和他爹,未来还有他四弟能去学堂,可都是靠家里人努力赚银子得来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要是没了深厚的感情,家里人怎么可能愿意付出?
二房和三房有怨言,这都正常的很。
只要他爹或是他能考中秀才,家里的情况一改善,所有的怨言都会烟消云散。
这么想着,陆伯言看了一眼身旁还有些懵懂的陆季然,道:
“四弟,这会没事,你跟着为兄继续将《三字经》学完。”
话落,又看了下其他两个弟弟一眼。
陆伯言想了下,开口道:
“算了,我给你们三个一块教一下。
往后,等我和季然从学堂回来,也给你们多少教一些字认识一下。
多识点字,对你们都有好处。”
听到这话,陆季然乖乖的准备跟陆伯言学习。
而陆仲全和陆叔轩兄弟俩,有点纠结起来。
家里去学堂的名额,陆承安抢着要,那肯定是去学堂好处很多。
但背诵《三字经》好痛苦,他们头都学疼了。
看到陆仲全和陆叔轩兄弟俩的表情,李巧娘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他们一眼。
接着,她就看向陆伯言问道:
“老大,教这三个臭小子,会不会影响你学习?”
“娘,放心吧,不会影响到我的。
四弟提前学一下,等去了学堂,夫子也许看他学的不错,会更用心教导的。”陆伯言笑着说道。
听见这话,李巧娘瞬间不说话了。
给兄弟四个让出了房子外间的桌子,李巧娘自己去一旁忙活起来。
等刘氏给她送来一块布料后,李巧娘笑的合不拢嘴的将刘氏送出去,接着就把布料收了起来。
她早就知道自家儿子中,会有人被送去学堂,上学用的长袍,很早就准备好了。
就是她家老四个头矮,需要修改一下。
这么想着,李巧娘拿出一身崭新的长袍,对着陆季然比划一会后,就开始动手改了起来。
看到陆季然有新衣服穿,这会,陆仲全和陆叔轩兄弟俩终于后悔他们没有好好背书了。
可惜,名额已定,他们后悔也是无用。
时间退回到陆承安一家还在院子,没回房时。
陆家三房。
回到屋内,将儿子往炕上一放,陆正江和田翠花两人先是悄悄地从窗口往外看了下。
在听到刘氏要给陆承安养身子后,田翠花咽了咽口水,对着陆正江说道:
“当家的,你看娘也真偏心。
承安这孩子的确看着身子弱,可咱们家的豆子也应该补补啊。
不行,明天我做饭的时候,一定要跟娘给豆子要一个鸡蛋。”
听见这话,陆正江没好气的说:
“咱们家现在这情况,每一个鸡蛋都是很重要的。
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娘是不会给你鸡蛋的。
别到时候,让娘找到机会又骂你。”
正说着,陆正江就听见窗外,陆承安在给陆老头说他听过一遍就能记住的话。
侧耳听完陆承安的话后,愣了下,陆正江皱眉道:
“媳妇,你说文曲星的身份,咱爹会不会搞错了?
我怎么看,都觉得承安那小子比季然聪明。
那个老道也真是的,都说了咱们家会出文曲星,怎么不直接说谁是文曲星。
要是搞错了,可怎么办?
大哥不算族里让每家老大免费去学堂的时间,可是足足花银子学了二十六年。
要是季然跟他一般,咱家以后生的儿子可都要替大哥家卖命了。”
说到这,陆正江眉头紧皱起来。
跟苗翠花对视一眼,两人脑袋凑近了,在陆钊霖懵懂的眼神中,悄悄嘀咕起来。
而此时,回到房间的陆承安,被他大哥陆承泽叫住了。
“弟弟,你既然喜欢读书,往后为兄给你当夫子。”
说到这,陆承泽看着陆承安,眼神亮晶晶的接着说道:
“快来,我现在就给你教蒙童要学的内容。”
话落,他快速的从书袋里取出自己宝贝的两本书,看向陆承安。
虽然他当学生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陆承泽觉得,他完全可以胜任陆承安的小夫子身份。
听到陆承泽这么说,陆承安也没犹豫,马上走到了新上任的小老师跟前。
看着被陆承泽当宝贝一般放在桌上的《弟子规》和《千家诗》,陆承安乖乖的坐好,等待他哥开讲。
陆承安很清楚,陆家虽然现在除了他大伯,还有他大堂哥和他哥在学堂,但陆家的书本不多。
他哥陆承泽这两本书,还是他大伯万般不舍下分的两本启蒙书籍。
面对这么宝贵的书籍,陆承安手都不敢摸上去,只是睁大眼睛盯着陆承泽边指边读。
不过,没学多久,陆承安就喊停了。
“哥,要不你跟夫子继续努力学。
等你学会了,再来教我?”陆承安提议道。
说完,他看着陆承泽不解的表情,指着书中陆承泽刚才读过的好几处地方,道:
“哥,同样的字,你前面和后面读的完全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哪个地方读错了,但肯定有问题。”
说完,在陆承泽脸色爆红之前,他将陆承泽的书拿走,轻轻地放在陆正田跟前,开口道:
“爹,夫子都说了,您可以明年去参加童生试。
要不,您给我指着上面的字读一下,也算是温故而知新。”
“你小子还知道温故而知新,不错。
来,仔细听为父给你读一遍,让为父今天看看你的本事。”陆正田笑着拍了下陆承安的小脑袋说道。
说完,他又将陆承泽招呼到跟前。
“你小子,也赶紧过来跟你弟弟一块学。”陆正田说完这句,没耽误时间,就开始指着书上的内容,一字一句的读起来。
甚至,边读,他还给陆承安边讲解一下其中的含义。
听着陆正田的指读声,陆承安很认真的开始记忆。
而一旁的陆承泽,先是听着亲爹的指读声,很快知道了他刚才教导陆承安时,哪边出现了错误。
接着,他眼神不由自主的就看向陆承安。
所以,他弟弟连学堂都没去过,听过一遍就知道他教错了?
这么想着,也就多看了陆承安两眼,目光再投向书本时,陆承泽就发现,自己跟不上进度了。
陆承泽:“……”
跟都跟不上了,陆承泽也就没再去听,而是思考起来。
老陆家因为要养他大伯去书院,花费颇多。
他即便可以去学堂,那也是去年刚满八岁后才去的。
又因为他学得慢,现在也只是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学完。
他手中的《弟子规》和《千家诗》,就是因为最近刚学这两本书,才会临时拥有。
而现在,他爹这个从来没去过学堂的人,竟然很流利的能将书上的内容读出来,就连意思,跟他夫子讲的也差不多。
而他弟弟,看着眼神没有迷茫,就知道只听一遍就懂了。
虽然不知道陆承安有没有记住,陆承泽也明白,他弟弟是个读书的料。
当然,他爹也不赖。
被陆承泽觉得是个读书料的陆承安,这会随着陆正田的指读,书上的字被他深深的印入脑海。
本来只是认识简笔字,算得上文盲的陆承安,识字量飞速的增长起来。
陆正田这会读的是《弟子规》,全文也就一千多个字。
很快,随着手从最后一个字上移开,陆正田又将意思解释完后,就看到陆承安,问道:
“臭小子,怎么样,都记住了?”
听到这话,一旁笑着看向这边的赵月秀就好笑的说:
“当家的,你就读了一遍,承安怎么可能记得住。
赶紧的,再给你儿子多读几遍,你读得怪好听的。”
被媳妇算得上夸奖的话逗乐的陆正田,正要听话的再次给陆承安讲读,就听见陆承安开口说:
“爹,您不用读《弟子规》了。
我都记住了,换下一本吧。”
陆正田:“……”听听这是什么话?
“那行,我先不读了,你给我背一遍听听。”陆正田板着脸看向陆承安说道。
此刻,陆正田已经决定,为了改正陆承安这说大话的毛病,他待会一定要让这臭小子体验一下父爱的大巴掌。
可惜,让陆正田失望了。
直到陆承安背完,他也没背错一个字。
一瞬间,陆正田震惊了, 陆承泽自闭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默契的伸手指着书上的字,开始问陆承安。
等到确定陆承安不光记住了怎么读,甚至真的是连书上的字都认识,陆正田没忍住惊讶道:
“儿子,没想到你真的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不行,你这么好的天赋,可不能埋没了。”
说到这,陆正田马上走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陆承安就听到了他爷奶住的房间,传来了争吵声。
接着,陆正田垂头耷脑的回来了。
“儿子,是你爹我没本事。
你爷认死理,觉得那老道士说的是大房的小子,怎么都不相信你才是有学习天赋的人。
要不,你跟爹再去找你爷一次?
待会,你当着你爷的面,学完就给他背。
我就不信了,这样你爷还不看好你。”陆正田提议道。
听到陆正田这话,陆承安摇了摇头。
他爷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愿相信。
在他爷心中,有读书天赋的人,肯定是大房的,而不是他这个二房的小子。
他陆承安,即便当着他爷的面背了刚学的知识,那没准也会被说成提前学习。
就在陆承安想着这些时,一旁的赵月秀嗤笑一声道:
“当家的,你就别带着承安白费功夫了。
要怪,只能怪承安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是大房的孩子。
爹娘最在乎的,只有大哥。
承安是咱们俩的孩子,那在爹娘心中,就绝对不会是老道士说的文曲星。
再说了,你真的觉得,咱爹信了老道士的话,觉得家里未来会出一个文曲星?”
“难道不是?”陆正田皱眉问道。
闻言,赵月秀马上开口道:
“那当然不是,要是真的信了这事,爹早几年就会选人的。
这过了五年才选出季然,准备送去学堂,不是家里银子不够,也不是思来想去,爹准备相信老道士。
我看,原因只有一个。
爹和娘觉得大哥学了这么多年,连秀才也考不中,往后生活都是个难事。
而大房的伯言,看着也就比大哥聪明一点,想要考中秀才有点危险。
现在伯言已经十五岁了,夫子还是没有提出让他参加童生试的话,就知道伯言比起大哥来,也聪明不到哪去。
为了大房的未来,也为了大哥往后有成才的儿子依靠,爹和娘才决定按照老道士所说,在大房选一个最聪明的送去学堂。
觉得爹应该是相信老道士的话,才决定在大房选人的,大概也只有你和三弟两人。
你看,即便儿子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你也最多想着,让他可以和季然一块去学堂。”
陆正田:“……”说什么大实话!
一瞬间,陆正田觉得他娘子的目光,有点不敢直视。
他明白,只因为他在家里不受宠,才会让自家娘子和儿女不被重视。
他儿子这样的本事,但凡放在别的人家,那简直是砸锅卖铁,也会送去学堂拼一把的。
这么想着,陆正田看向陆承安,表情痛苦,嘴唇抖了几下都没说出什么话来。
见状,明白陆正田无声之言的陆承安,马上开口道:
“爹,您看咱们二房这待遇,往后可就靠您奋斗了。
等过会您给我把另一本《千家诗》读完,就赶紧看夫子给您的资料。”
说完这话,陆承安飞快的将《千家诗》摆在陆正田面前,催促他赶紧指读。
此刻,陆承安经过这些天努力讨好陆老头得到的结果,确定他想要考科举,就只能靠自己,或是盼着他爹赶紧考中童生。
他爷奶,可是靠不住了!
心里想着这些,陆承安在陆正田表情严肃的给他开始边读边解释后,赶紧收敛了心神认真听讲。
陆承安明白,即便再有天赋,思想抛锚后也学不了多少。
等陆正田给陆承安讲完后,马上就取出了夫子给他的书册。
而陆承泽,凑过去又一次考验了陆承安这个弟弟的掌握情况后,大受打击的说:
“弟弟,要不你替哥去学堂学习吧。
等你学会了,再给哥多教一点。
本来,咱爷让我去学堂,主要是让我多认一些字,往后能在县城找个体面的活计。
你去了学堂,要是努力一点,肯定能考中秀才。
到时候我有一个秀才弟弟,也是非常有面子的。
再说了,我觉得你去学堂,更划得来。”
听到陆承泽的话,说真的,陆承安有一瞬间的确心动了。
可他即便再想去学堂,也不能剥夺了陆承泽的资格。
他要真的这样干了,没准等陆承泽长大后后悔了,他们的兄弟情也就完了。
毕竟,未来有无限可能,谁知道只是去学几个字的陆承泽,会不会有机会迈入科举大门。
不试过,永远不知道结果。
这么想着,陆承安刚想开口拒绝,赵月秀就伸手摸了下他和陆承泽的脑袋,摇头道:
“儿子,咱们族学的学堂名额,是不能相让的。”
“娘,为什么?”陆承安和陆承泽异口同声的问道。
闻言,赵月秀看了认真看书的陆正田一眼后,才悄悄地说道:
“你们也知道,咱们陆氏宗族,以前也出过豪富之家。
也因此,咱们的族学已经开了上百年。
在这百年间,也不是没出过家里老大愚笨,后面的孩子却很聪明的。
刚开始,族学的名额,一家子兄弟也能相让。
可几十年前,有一对兄弟,哥哥给弟弟让了名额,弟弟最后考中了秀才。
结果,两兄弟长大后闹矛盾,出了件大事。
从那天起,咱们陆氏宗族各家各户长子入学的名额,就只能自己使用。”
一听这话,虽然不知道那一对兄弟最后出了什么事,陆承安也能猜到绝非小事。
他叹了口气,明白即便他舔着脸,自私一些,也没办法抢了陆承泽的名额去学堂了。
“看来,我只能跟着爹一块去蹭课了。”陆承安喃喃自语道。
说完,他就准备再将陆承泽的这两本书看一遍。
学会学懂,和了然于胸还是不同的。
就在陆承安看书的时候,陆承泽凑到他跟前,挠头挠耳的转个不停。
等陆承安将书放下后,陆承泽赶紧问道:
“弟弟,我刚才忘了问你。
夫子觉得爹可以考童生试,是真的吗?”
听到这话,陆承安马上点头道:
“那当然,夫子可是当着我的面,跟爹这么说的。
哥,等爹考中童生,打脸大伯后,咱们俩也是童生的儿子了。
放心,到时候让爹努力一点,给我赚束脩就行。”
“原来爹在学堂外偷听,是真的去学习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爹去学堂外,是不想下地干活偷懒的。”陆承泽没忍住说道。
距离太近,听完兄弟俩聊天的陆正田:“……”
幽幽的看了两个儿子一眼,陆正田最后还是认真的看起了夫子给他的资料。
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拼拼凑凑学完启蒙书,又稍微学了点四书五经的陆正田来说,夫子给的资料太重要了。